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地方 > 南京
投稿

对话扬州博物馆馆长束家平:传承运河文化,打造“没有围墙的大学”

2022-07-20 10:22:48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图片

博物馆,交织着过去,连接着现在和未来。作为城市文明的标志和形象代表,博物馆是文化载体的具象表现,为城市经济发展赋能,与城市同频共生。

坐标投向扬州。千年古运河穿城而过,孕育了扬州的灿烂文化。让古运河重生,让文物活起来。而见证千年古城灿变的扬州博物馆,在守护文化星河的同时,亦是在传承运河精神。

为此,凤凰网江苏专访扬州博物馆馆长束家平,与大家一同聊聊扬州博物馆与扬州城的“情缘”。

展现运河魅力,传承运河文化

作为大运河原点城市、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扬州应“运”而生、因“运”而兴,主动扛起“让古运河重生”重大使命。那么,扬州博物馆在传承运河文明、传播运河文化上做出了哪些努力?

图片

扬州博物馆馆长束家平

对此,束家平馆长表示,自2005年新馆建成以来,扬州博物馆一直在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扛起时代担当,扬博在展现运河魅力,传承运河文化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馆建成伊始,为传承运河文明、配合申遗工作,扬州博物馆陆续策划了《“魅力运河” 图片展》等一系列运河文化主题展览。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两月后,便与故宫博物院合作了《紫禁城·扬州·大运河——故宫博物院、扬州博物馆藏文物精品展》,遴选故宫与扬州博物馆典藏文物百余件,让观众们在扬州即可欣赏到故宫博物院的典藏珍品,感受扬州文化魅力。

“后申遗时代,如何传承运河文化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为此,我们探索多元化策展手法,分别策划了‘通·融——中国大运河文化特展’和‘水蕴华章——大运河文物精品展’两个系列展览。这两大展览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向观众展示了大运河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先后被列入2018和2019年度国家文物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推介项目。”束馆长如是说。

现如今,社教活动已经成为博物馆对外宣传和发挥自身职能的主要途径,常态化亦是形势所趋。

图片

“今年,我们围绕运河文化主题,组织开展博物知旅——大运河红色主题研学游、运河遗产点寻访、运河主题非遗项目体验、运河沿线绘画采风、运河主题讲座等,以不断解锁运河文明,探究运河文化,开启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新方式。”目前,扬州博物馆已加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联盟,将会与更多运河城市博物馆联动,策划更加多元化的与运河主题相关展览和社会教育活动。

打造“没有围墙的大学”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以“博物馆的力量”为主题,旨在强调博物馆拥有影响人类世界的巨大潜力和强大能力。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社会活力,助力美好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图片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以及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扬州博物馆自身就是文旅融合的产物。在文旅大融合的背景下,扬州博物馆的影响力逐步增强。

正如束家平馆长所说,挥博物馆的力量,打造“没有围墙的大学”,为实现公众终身教育提供平台。

一直以来,扬州博物馆秉持着“以物(展品)为基,以人(观众)为本”的理念,逐步创办了观众喜闻乐见的陈列展览并配套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以展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江苏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精品成果展”“水蕴华章——大运河文物精品展”等原创展览,与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天津博物馆、贵州省博物馆、台湾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广州艺术博物院等合作的“扬州八怪书画系列展”、与宁夏博物馆合作的“丝路寻踪——西夏文物精品展”等,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深远影响。

此外,关于“文博热”的兴起,束家平馆长也在采访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博热’是近年来博物馆进行多元化和平等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博物馆界在平衡文化传播和关注观众本体之间而做出的重要举措。”

扬州博物馆积极探索观众满意的展览策划语境,以展品为中心,构建特定的知识体系、叙事空间和感受体验,从观众的需求出发,明确展览定位,引导观众与展览“共情”,让展览从单向的内容灌输式过渡到“沉浸体验式”,激发观众的兴趣和想象。

“例如‘素影清风遣淡香----扬州博物馆藏仕女画特展’在展厅入口处,随风起舞的展览标题,若隐若现的薄纱花窗,沉静闲适的仕女画像搭配清新淡雅的绿色海报,让人们在炎炎夏日中产生清凉舒适之感,能够静下心来,走进‘素影清风遣淡香’的唯美世界;在中间的过渡地带和结尾处,也打造了两处场景,文物展示与场景营造相结合,让观众犹如穿越时空,遨游艺海,品翰墨清韵,赏玉堂春色,在轻松惬意的环境中学习书画知识,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束家平馆长说,这种展览效果,正是我们博物馆所追求的非一般的“文博热”,即展览有热点,活动受热捧,文创有热度,宣传有热潮,观众有热情,这是一种由文物而引发的多维度的心灵交流,而非单纯的知识输出。

文博创意产品在能够兼具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同时,还需要符合社会公众的期待。对于未来博物馆的发展,束家平馆长也提出了自己的展望:“博物馆如何利用契机,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真正让博物馆的文化融入百姓生活中,最大化发挥博物馆社会影响力,是博物馆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文物数字互联,让文物更加“鲜活”

“博物馆热”自2016年始,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之下,已成为一种潮流。束家平馆长说道:“让青少年们成为博物馆的粉丝,更好地履行社会教育职能是博物馆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依托网络平台,扬州博物馆已经实现所有展厅的数字化展示,网上虚拟展览已有7个,并在不断增加之中。馆内并设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VR互动项目,数字化语音导览已覆盖全部场馆,为500件定级文物建立数字化档案。

图片

扬州博物馆结合馆藏特色文物资源,通过自主研发与合作授权等方式,发展博物馆文创。馆内设有3处文创商店和1间文化书店、馆外有5处合作经营点,其中博物馆文创产品达370多款。

另外,结合“元宇宙”元素,博物馆在不断寻找新的“打开方式”,曾任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的束馆长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当下如果借助‘元宇宙’的理念,运用数字化的手段,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采集无法保留的不可移动文物信息资料,通过后期平台整合处理,逼真还原消逝的文物,弥补文物灭失的缺憾,也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对现存文物进行数字化加工,为考古出土文物保存、保护、研究、利用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将过去和现代进行链接,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映射交互。”文物数字化的广泛应用为考古工作、文物保护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拓展了文物保护的空间、方法、渠道,令文物变得更加“鲜活”起来。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江苏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