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治理的“最末端”和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基层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既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沃土,也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石。2022年6月2日至6月28日,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郑梦娟、刘庆玲、顾书铠等同学组成的“青心立志,厚生载物”社会实践团深入南京市基层,实地走访多个社区、景区、餐饮店,在参与基层生态环境治理的过程中不断从中汲取营养、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同时积极与基层干部、人民群众沟通交流,向基层干部学习开展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听取人民群众对环境治理工作的呼声与建议,真实掌握基层情况,真实摸透基层实情,做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发言人”与“引路人”。
走进基层,服务基层,做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是青年了解国情民意的主阵地,也是锻炼能力的好机会”,抱着服务人民、增长本领的念头,团队成员先后在月牙湖街道、洪武路街道、玄武湖街道、挹江门街道等9个街道参与基层治理工作,同时联合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和新街口管委会推进基层生态治理工作。队员从参观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了解基层党建工作,到挂职锻炼亲身参与基层党建工作;从入户宣传垃圾分类、环境治理事项,到参与社区和景区的生态环保治理工作;从为社区儿童设计科普教育课程,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到走进老年人家中聊聊家长里短,帮做力所能及之事;从感叹基层工作人员的不易与辛苦,到为基层工作人员出谋划策……在一次次为人民群众答疑解惑、排忧解难的过程中,队员们不断成长,从最初的一头雾水、不知所措,到如今的心中有数、脚踏实地。队长郑梦娟表示,在基层中实践是大家进入社会前的一个铺垫与演练,只要沉下心去做实事,就会得到扎实的锻炼与惊喜的成长。在这一个月的磨炼中,团队成员都获得了不同的成长与进步,这也是社会实践活动最大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听取民声,汇聚民意,做好人民群众的“发言人”。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在参与基层工作的过程中,大家也切身体会到,要想做好基层工作,仅靠领导干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将人民群众的热情调动起来,鼓励人民群众自觉遵守各项政策法规,才是一项政策得以坚持下去的重要保障。团队成员在走访居民时,既为居民解决各种矛盾与困难,也注重倾听人民的声音,前后共收集来自11个基层的58份访谈资料,团队成员通过编码与整理,将访谈内容整理成报告、建议书等不同版本,为后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民声民意是基层工作的宝贵资源,团队的第二阶段活动便是为民发声、传达民意。在与玄武湖街道联合举办的宣讲会上,团队成员向街道领导干部分享前期调研成果,建议街道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来强化外部情境因素,采取人民乐意接受、自愿遵守的方法来推进基层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在挹江门街道鲁迅园社区进行宣讲时,团队成员根据前期调研情况及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等方面设计了系列的微课程,从儿童视角看基层生态建设,培养儿童青少年的主人翁意识,促进新一代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工作。接下来,团队成员还会以线上微课程的形式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并将所收集的民声民意向南京市政府部门建言献策,为基层治理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做好人民群众的“引路人”。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眼光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抱负不能只寄托在象牙塔里,而应心怀人民与国家,既要躬下身去为人民办实事,也要挺起身来为人民引前路。做好基层工作,既要凝聚人民智慧,也要启发人民行动,想人民之未想,做人民之未做。
基于前期调研发现,商场垃圾处理存在人力资源不足、垃圾二次混合等问题,为基层垃圾分类与环境治理工作带来不便与困难。针对于此,在与新街口管委会领导、各餐饮店商家面对面座谈交流时,队长郑梦娟表示,目前南京市餐饮店的垃圾处理方式,很好的体现了生态环保的观念和做法。但同时这个过程是比较耗费人力的,她建议餐饮店把这种餐后服务转变为餐前引导,通过在店内标注分类提示,设置不同形式的垃圾桶,鼓励顾客在就餐过程中能够文明用餐,一是杜绝浪费,做到光盘,二是学会把不同的垃圾归类,引导顾客在就餐的时候也能形成垃圾分类的意识。新街口管委会领导表示,青年学生的提议很有参考价值与实际意义,后续工作会逐项落实。
深入基层办实事,听取民声发真言。通过分阶段学习与总结南京市基层治理工作中的特色模式,团队成员在思想上受到鼓舞,在行动上受到启发,将始终秉承“正德厚生,笃学敏行”的校训精神,弘扬“严谨、朴实、奋发、奉献”的校风,持续关注基层工作,身体力行为基层发展和生态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