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中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身处大学积淀阶段的我们,何尝不是一片片在空中飘忽不定的雪花呢?四周或大风袭来而上下席卷,或冷雨瑟瑟而左右飘洒,或柳暗花明而恣意飞舞,或艳阳炙烤而百般难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支撑我们动心忍性的度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历练的背后,唯有我飞扬的方向——我的理想,我向上的欲望。
“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这不假,人无理想,便软弱而无生气、矫揉而无傲骨、懒惰而无朝气,浑浑噩噩的度日如年,只能转身沉迷于娱乐游戏找寻刺激性快乐,百无聊赖的打发时间,深陷奶头乐理论的漩涡。最终回首已晚,于精神荒漠中耗尽余生。然而,设定理想,却从不是件易事。
从大众思维来看,我们设定理想,是现实的要求,是情感价值的渴望,是基于人生观价值观的拓展,是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向上攀延,是对广阔未来中无限可能的挑选与展望。于是,类似于“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此类满足在追求理想路途中疲惫不堪的人们以激励的情绪价值的文字大行于市,人们将他当作励志标语熟稔于心。我却对此种现象暗生警惕,不敢苟同。私以为,这会让我们失去脚踏实地的坚实印记。
其一,当价值序列极其绝对分明的意识形态占据了我们的脑海,与周身人事和平共处的能力便会急剧下降,一旦现实与预期出现偏差,平衡的稳态一朝被打破,无措的焦虑便会犹如雪崩一般将我们淹没,无情的堵住吞吐呼吸的最后孔隙。理想信念本身的不恰当便是摇摇欲坠的地基,追寻理想的道路也会行至未半而中道崩殂,失去了切近中庸之道而行稳致远的可能。“我身体里的火车从不会错轨,所以允许大雪、风暴、泥石流和荒谬。”唯有理想本身内核的稳定,着眼于人发展的自我本色,而不是虚无的价值排序,我们才能获得内在世界的稳定自洽,才能平静的允许跌倒的失去,才能安然的迎接未知的风暴,最终获得一片坦途。
其二,环顾当今,时代早已敲响了我们头顶的警钟,钱理群先生所驳斥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正是此等价值观助纣为虐的产物?当我们不再耐受于成为“非高山”的存在,我们对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失去了欣赏,对世界多样性所在的缤纷价值失去了感知,仅仅唯留对人群中焦点的追逐,于是利益成为了我们追逐理想的驱动性因素,一切的行为与努力被我们自觉的针对所获的结果对标量化,理想的初心既已经歪斜倾倒,又谈何脚踏实地?
其三,当更好的结果摆在我们面前,“拔高最终理想、向更高目标冲刺”是值得肯定的人之常情。但若一味沉迷于对美好现实的幻想,极易导致我们失去对当下现实的清醒认知,好高骛远。甚至举足不前,麻痹大意,成为停留在原地的百日梦想家。一步一个脚印,才是追逐理想的绝佳正途。
走笔至此,心绪大开,既选择了远方,便风雨兼程。(南京师范大学 姚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