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的黄海滩涂,浩瀚的蓝色海洋。盐城拥有江苏最长的海岸线,全市海岸线、海域面积分别占全省的56%、48%。近年来,海洋经济一直保持健康快速发展态势,2021年盐城市海洋生产总值(GOP)为1335.1亿元。
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
盐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
展现“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
生态魅力、发展活力
重点建设
绿色生态之城
绿色制造之城
绿色能源之城
绿色宜居之城
全会明确绿色低碳发展导向
为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
增添新内涵、注入新动能
河海联运
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
7月30日上午,在盐城滨海淮河入海水道的下游,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先导工程之一的张家河闸站正式开工。千里淮河直入海,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意义重大,保淮河安澜的同时,为盐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二期工程建成后,将形成新的出海通道,盐城成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名副其实的出海门户。不仅如此,这里还将新建船闸,原本的通榆河河道也将进行疏浚。到时候,通榆河以西的淮河航道,2000吨的船舶将畅行无阻。2000吨以下的船舶可以从淮河进入通榆河,再从通榆河进入盐城市北面河道,从而进入大海。
黄海明珠盐城,地处里下河水网地区,现有129条骨干河道、11个省管湖泊湖荡,持证大小内河港口186个。独特的区域位置使河海联运成为盐城航道运输的王牌。
目前,盐城境内“高速连港区、铁路接港口、内河通码头”的沿海集疏运格局正在加快形成。年内开工建设大丰港铁路支线,完成滨海港铁路支线主体工程,建成盐射高速,完成滨淮高速桥梁、路基40%以上工程量。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畅通后,沿海与淮河中上游地区联动大通道打通。届时,盐城将打造一条内陆与沿海贯通联动的“金腰带”,加强与沿淮城市产业合作,建设绿色能源基地,引领带动淮河经济带加速发展。
坚持河海联运
海上联结南北
内陆贯通东西
向海融入中日韩 的
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加速构建
盐城积极承接
国内外产业布局转移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
淮河生态经济带
等国家重大战略落地见效
1至6月份
全市进出口总额108.7亿美元
增长44.7%
实际使用外资10.5亿美元
增长29.2%
多措并举
加快沿海产业转型升级
你能想象,一面大屏成为解决传统制造业痛点的关键钥匙?
8月4日,在盐城智能制造联合创新中心,一面实时更新信息的大屏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这是盐城CNC产能协同共享平台,正在为长三角区域企业提供产能供需智能匹配,帮助产能过剩的企业和急需产品加工生产的企业进行对接。
今年年初,苏州一家企业新产品投产需要配套一批铝合金部件,预计需求达每年300万件,一直没找到合适的配套商,后将信息发布到平台,很快在盐城找到合适的企业,最终达成合作意向。
制造业面临设备利用不足、供需不对称等共性问题,智能化平台利用“协同共享”概念成功破题。
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再次让企业尝到甜头
这是盐城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江苏沿海开发的背景下
“产业图强”
是盐城海洋经济崛起的不二选择
加快推动沿海产业转型升级
盐城实招频出
——围绕“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战略定位,围绕23条重点产业链串联新能源产业发展关键环节,盐城将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做优产业布局、做高产业能级,打造世界级新能源产业基地。
——面对疫情,盐城及时出台惠企20条政策,组建专班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想方设法解决原材料和零配件供应、用工、物流等方面困难,推动复工复产,为持续深化与国内外企业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全市开展“企业大走访、项目大推进、产业大招商”活动,集中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攻坚行动”,坚持“一把手”亲自抓项目,建立“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组织推进体系,定期召开推进协调会,合力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点击查看相关内容)
多措并举,成效显著
1至6月份
盐城完成全口径工业
开票销售4725.6亿元
增长28.9%
汽车、钢铁、新能源、电子信息 等
临港重点产业
完成开票销售2200亿元
增长33%
绿色优先
激活高质量发展“蓝色引擎”
>>>>
这里的夏天真的低了5℃!8月4日,走进东台黄海森林公园核心区,清风拂面、林影婆娑,户外酷暑的燥热感荡然无存。下午3点15分,电子指示牌实时显示,负氧离子达每立方厘米4315个,温度26.5℃,是当之无愧的“避暑天堂”。
18公里之外,“鸟类天堂”条子泥迎来了今年勺嘴鹬秋迁的“先头部队”。从7月29日第一个身影出现,到8月3日,东台条子泥观鸟员一共观测到25只勺嘴鹬。
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的勺嘴鹬是世界极危物种,全球约有600只。每年它们会在条子泥待两三个月,持续觅食,换羽增肥,确保有充足的能量飞到越冬地。
在浩瀚黄海的滋养下
盐城孕育出
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
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
海岸型湿地
2019年7月,盐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随着申遗成功,盐城也切实扛起保护好、利用好自然的时代担当。
近年来,盐城坚持沿海高质量发展生态优先,积极探索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编制全市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积极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试点建设,加快打造低(零)碳产业园。1至6月份,全市新能源累计发电量137.6亿千瓦时,占全省新能源发电量的29.9%。
新能源产业 已成为
推动盐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是盐城产业
最有标识度的品牌特征之一
以绿色为基,不断推动旅游业发展。建立健全沿海特色风貌设计管控体系,编制形成盐城沿海特色风貌塑造设计导则、江苏沿海“生态百里”特色风貌区设计方案,串联沿海风情特色景点,打造具有盐城特色、彰显滨海风貌的生态“最美海岸线”,创成国际湿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