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地方 > 苏州
投稿

苏州,为何要拼命建大学?

2022-09-01 12:12:16 来源:江苏新闻 责任编辑:苏阳

 

苏记 | 苏州,为何要拼命建大学?

“城市与高校称得上是人类文明的绚丽之花,城市与高校互动发展、融合发展成果称得上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杰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曾如此形容城市与高校共兴共荣的关系。从人类文明的视角看,一部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也是一部高校与城市互动发展、融合发展的历史。

深谙此道的苏州,近年来在校地合作方面动作频频。从与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百年名校携手建成苏州校区,到昆山杜克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国外名校“扎根”苏州,一个“拼命”建大学的苏州,正在携手更多高校在太湖之滨落地开花。

苏记 | 苏州,为何要拼命建大学?

苏州为何拼命建大学?

苏州自古崇文重教,是昔日的“状元之乡”,也是如今的“院士之城”。说起苏州“拼命”建校的动机,表面上像是理所应当的顺势而为,但实际上更像在一对矛盾关系中主动破局。

这种矛盾,从近年来苏州的城市表现和发展规划中可见端倪。

去年9月,苏州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中,明确了未来五年苏州建设教育强市的发展目标,并列出“八大计划”。其中,在高等教育资源“跃升计划”中,有这样一个愿景:“到2025年,实现‘双一流’高校各版块全覆盖,苏州高教能级与城市发展不匹配局面基本扭转,高能级研究型高等教育载体不断涌现,形成苏派本土高校成长、海内外大院大所聚集的在苏高校格局。”

一句“苏州高教能级与城市发展不匹配”,可谓一语中的。

2021年,苏州GDP达22718.3亿元,位居全国第六位。它是华东六省唯一GDP破两万亿的地级市,也是GDP十强城市中唯一的普通地级市。“最强地级市”苏州,之于整个江苏乃至全国,都是经济活力与城市实力佼佼的“优等生”。

然而,相较于苏州雄厚的经济实力,苏州的高教规模显然落后了许多。

“双一流”高校数量是衡量所在城市高教规模的重要指标。在新一线城市“双一流”高校数量对比中,南京以13所“双一流”高校、43个“双一流”学科独占鳌头,仅次于北京上海。武汉以7所“双一流”高校、32个“双一流”学科稳居第二位。此外,西安、成都、天津的“双一流”高校数量也位居前列,高教竞争力不容小视。

反观苏州,仅有1所“双一流”高校、1个“双一流”学科,不仅与上述城市相差悬殊,更与苏州的“硬核”经济实力难以匹配。

一所苏州大学,显然无法满足苏州的发展雄心。从经济强市到教育强市,苏州要全方位进行一次“补课”。

苏记 | 苏州,为何要拼命建大学?

三管齐下,名校涌入苏州

城市与高校,互利共生、相得益彰。高校作为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的重镇,对城市发展起到重要的智力、科技及人才支撑作用。而城市的政策、产业、资金等要素既保障了高校的办学需要,又有力推动了高校的学科建设。

城市因高校而盛的例子数不胜数。当年中国科技大学在合肥组建时,彼时的合肥相对落后,而中科大的入驻为合肥增强了科创实力,为其创新赋能。仅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在中科大加持下,合肥凭借科研、政策优势异军突起,目前仅次于北上杭深,高居全国第五位。

这种彼此成就、共享共赢的关系,成为苏州近年来积极引进名校的首要动机。同时,“经济大市”苏州的实力家底,也为苏州引进名校资源、实现“强强联合”酝足了底气。

实际上,追溯苏州的名校引进,最早要到2001年。彼时,苏州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建设苏州研究院,2020年再次提及共建苏州高等研究院。

2004-2005年,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相继成立;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便肇基于此。

2019年,南京大学与苏州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共建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这也是南京大学首次在南京以外设立分校区。

2020年,苏州相继与南京医科大学、清华大学“牵手”,成立南京医科大学姑苏学院、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

仅2021年一年间,中国农科院、山东大学、河海大学三所高校相继在苏州设立分校区或合作办学。此外,不同于设分校的其他高校,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直接在苏州建校,成为了苏州第一所国字号高校。

除了与国内名校进行多方位合作,苏州还积极引进国外顶尖高校。昆山杜克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名校相继“扎根”苏州,牛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莫纳什大学等在苏州“落子”……既扶持本土苏州大学,又与国内顶尖高校多方位合作,同时还引入国外顶尖名校的苏州,三管齐下,高教短板正在被快速弥补。

苏记 | 苏州,为何要拼命建大学?

一场互利共生的“双向奔赴”

8月2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科研中心项目开工,中科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揭牌。

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在出席该活动时指出,苏州正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作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的制造业大市,苏州拥有16万家遍布各领域的工业企业,具备做强产业链的雄厚基础。

“苏州对创新和人才的渴求前所未有,同时依托苏州完善的产业配套和广阔的市场需求,高校开展前沿性、探索性创新创业的机会也前所未有。”曹路宝表示。

作为经济大市和开放大市,苏州在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建设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中,意义重大。这既为苏州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苏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推进科技和产业创新,亟需高水平一流大学的支撑赋能。

与此同时,苏州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集成电路、电子信息等方面优势明显,且“家底”殷实,能够为高等教育和科技研发提供强有力支持。

比如,苏州为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人才招聘提供的优厚待遇,300万以上的安家补助、充足的科研经费、给予子女入学优惠政策……让这所新大学备受瞩目;中国第一个以“未来”命名的苏州大学未来校区,总投资高达40亿元。

高校是高端人才的重要策源地,高校资源丰富的城市往往能吸引和集聚更多高端人才。苏州“拼命”建大学,除了满足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要求,也符合苏州打造“人才强市”的发展逻辑。

围绕“人才强市”的发展目标,苏州将“人才落户直通车”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合作院校由去年的在苏本科院校拓展至全国高校。其中,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苏州校区、大连海事大学、郑州大学等21所高校,列席在“人才落户直通车”首批合作院校名单中。

名城带名校、名校促名城。时至今日,高校与城市已成为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随着越来越多高教资源的涌入,苏州离教育强市的目标将越来越近。可以预见,教育或将成为未来苏州的重要优势之一。

文章来源:江苏新闻 责任编辑:苏阳
版权声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江苏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