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地方 > 南京
投稿

点赞江苏!了不起的南京丨打造现代产业之城,南京这样做!

2022-10-18 15:37:39 来源: 责任编辑:

 点赞江苏!了不起的南京丨打造现代产业之城,南京这样做!

怀大局者,必谋长远而务当下。

从昔日的消费型城市,到历经多年规划建设而成的生产型城市,再到如今的“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南京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伴随着国家战略的层层递进,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2021年,940多万南京人民戮力同心、拼搏奋斗,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南京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6万亿元、增长7.5%,继续保持全国大中城市十强;人均GDP17.45万元,居省会城市第一位。

与此同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有序推进,产业不断迈向高端化、现代化。2021年,南京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5.1%,较“十三五”初期提升了9.8个百分点,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态势加速呈现。

沉甸甸的数据背后,是南京综合实力赶超跨越之势,而提振发展实体经济、优化升级现代产业体系,已成为这座城市最为坚定的追求。

产业现代化占据发展“C位”

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增强经济发展韧性、推动产业迈上中高端水平的迫切需要。无论之于国家亦或江苏,产业现代化在一系列规划中的突出位置,亦可佐证其在发展全局中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国家“十四五”规划首次就产业链供应链优化进行了单独讨论;江苏“十四五”规划围绕“聚力打造制造强省,积极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用专章进行部署。其中提到,要加快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风物长宜放眼量。把握趋势,才能赢得未来。于南京而言,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仅是融入发展大局的切实需要,更是重塑产业新优势、建设现代化典范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

南京“十四五”规划明确,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方向目标既已明确,南京随即行动起来。南京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构建以“2+2+2+X”创新型产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提升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两大优势产业,做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两大先导产业,着力突破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两大潜力产业,积极布局未来网络与通信、基因技术、氢能与储能等一批产业新赛道。

顶层战略明确,关键在于落实。为此,南京出台多个文件为产业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南京陆续出台7个行动计划,围绕“2+2+2+X”创新型产业体系,为该体系中每一产业绘制了清晰具体的实施路径。此外,南京还将成立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以保障行动计划更好地实施。

锚定“力争到2025年,南京‘2+2+2+X’创新型产业体系总规模达2.7万亿元,建成1个万亿级和一批千亿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将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南京的行动步伐进一步加快。

图片

在新格局下,更高远的任务和目标,呼唤着南京做出更快更好的调整和转型。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首要任务,加快现代产业链建设,成为摆在这座六朝古都面前的一道现代命题

为此,南京在“2+2+2+X”产业体系基础之上,明确了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新医药与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装备等八条产业链,均由市领导牵头挂钩,并提出“力争2025年1条规模达万亿元,2条规模达五千亿元,5条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前列”的“125”突破行动。

南京立下的愿景目标,源自近年来先进制造业在南京快速发展的底气。2021年,软件和信息服务等八条优势产业链总体增速保持在20%以上,其中,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此外,根据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南京已形成1个5000亿和4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目前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7800家。

作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实体经济强、产业基础厚,是南京的突出优势。去年6月,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专题调度八条产业链发展时强调,把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抓手,更加突出产业链强链补链,切实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实体经济根基。

找准突破口,下好“先手棋”。先进制造业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而如何做强先进制造业,南京需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

图片

创新引擎持续强力驱动

创新热潮一浪高过一浪,驱动着城市急速向前。

今年年初,江苏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更高水平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深化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也曾提出,要提升创新首位度,扎实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持续提升创新资源强磁场能级,当好科技自立自强、产业自主可控的排头兵。

以创新为引领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创造出产业发展的无限可能。南京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将创新链深度融合产业链,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增长点,澎湃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在紫金山实验室,全球首个大网级网络操作系统稳定运行,6G通信速率刷新全球纪录;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全球第一台中尺度二氧化碳通量探测激光雷达惊艳亮相,为天气预报、环境监测配备“火眼金睛”;成立仅一年半的紫东综合交通实验室,提升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桥梁寿命与性能,让沥青路面绿色低碳寿命长达30年,打破国外垄断技术……一个个硬核科技成果,标注着南京创新发展的新高度。

近年来,南京着力打造的紫金山实验室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蓬勃而发。与此同时,南京出台的《加快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行动方案》等一揽子文件,通过一招一式精准运力,不断提升原始创新策源能力。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在全球创新城市排名中,南京已从2017年的第9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8位、全国第4位。2021年6月,科技部复函支持南京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这些排名与成绩,正是南京久久为功、持续推进创新名城建设的写照。

而持续多年的创新名城建设,也铸就了南京良性循环的创新生态,产业链与创新链在这里协同互补、共生共长,使古都金陵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如今,创新要素在南京每一寸土地上汩汩流淌。南京地铁1号线软件大道站被命名为创业主题车站,因为这里有密集的年轻人。30多万软件相关人才在此就业创业,通过键盘不仅“敲打”出自己的人生,也逐渐改变了南京这座城市的气质。

昔日以传统制造业见长的南京,收获了产业升级的“软实力”。十年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从2012年不足2000亿元,到2021年突破7200亿元,冲刺第一个万亿级产业。作为首座中国软件名城,南京的下一站锚定“数字经济名城”。

图片

数字经济注入澎湃动能

数字经济既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5月召开的江苏数字经济发展推进会议,对数字经济的作用进行了精准概括:“发展数字经济,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

作为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重要性不仅已成为共识,也体现在南京的顶格文件中。2022年南京政府工作报告,首先将数字经济以“单独成段”的方式进行表述,与创新、内需等处于同等地位,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全面增强产业发展能级和竞争力,要高水平建设数字经济名城,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步伐”,这既是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对于发展数字经济提出的要求,也是南京对数字经济名城建设寄予的厚望。

近年来,南京利用首座中国软件名城的优势,激活数字经济发展的动能。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在数字经济方面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4项、居全国第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江苏尤为突出,2021年,南京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5.9%,位列全省第一

为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南京在实施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三年行动计划以及万亿级软件产业培育行动的基础上,于今年6月出台《南京市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进力度持续“加码”。

春种秋收,南京在数字经济方面的持续发力,也收获了可观的经济回报。事实证明,数字经济正逐渐成为南京转型发展的新高地。

今年以来,在各产业领域普遍受到疫情影响下,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却逆势增长——前4月,收入增长11.8%、税收增长5.2%。疫情之下,软件信息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彰显出强大的产业韧性和成长潜力。

与此同时,随着数字浪潮风起云涌,元宇宙、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加速崛起,南京积极通过数字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围绕重点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加快“智改数转”,另一方面,推进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在金融、科技等生产性专业服务领域的应用,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数字化服务产业集群。

截至2021年底,南京累计推动1500多个工业企业投身“智改数转”浪潮,成功培育4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智能制造优秀场景,49家省、市级智能工厂,106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为南京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了澎湃动能。

征途在星辰大海,潮涌于壮阔山河。穿城而过的长江,见证了南京乘风破浪、向上攀升的雄心壮志。立足新起点,南京将紧扣国家战略布局,聚创新之能、乘开放之势,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江苏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