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地方 > 南京
投稿

践行两大国家战略,南京浦口区打出“融合牌”

2022-07-13 10:18:22 来源:江苏新闻 作者: 责任编辑:苏阳

 数字乡村作为一种新型乡村发展模式,叠加数字经济和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具有可观的发展前景。

今年以来,江苏省出台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以及农业农村等部门应当推进农业数字化;省政府办公厅也印发《关于“十四五”深入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求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为了更好推动数字乡村建设,7月6日,以“数字赋能 乡村振兴”为主题的2022江苏省数字乡村发展大会在南京举行。大会的成功举行,既是顺应数字乡村建设的时代必然,也勾勒出江苏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线图”。

作为国家级数字乡村试点区,南京市浦口区是探索农业农村数字化道路上的先行军,如今正以更广范围聚合力、增动力打造江苏数字乡村建设的“浦口样板”。

“数”说乡村振兴“强基因”

数字经济以数据作为关键特征,正成为重塑要素资源、重组经济结构的关键力量。乡村振兴则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国家战略。而数字乡村将二者结合,通过数字赋能,创新乡村发展模式,以数字化促进乡村振兴。

江苏素来以经济大省闻名,不仅工业发达,农业发展亦是走在全国前列。2021年江苏省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位居全国首位,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名列全国第二。南京市浦口区作为江苏省内的农业大区,积极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探索乡村数字化发展道路,以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致富。

图片

近年来,浦口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21年,浦口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区一期建设通过省级评估,“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全力推进,全区农产品电子商务经营主体176家,年销售额达11亿元。浦口还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打造绿色农产品优质品牌,全区新申报绿色食品企业11家、绿色食品产品33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到62%;落实长江禁捕退捕,加快推进长江禁捕电子围栏建设,织牢“人防+技防”禁渔监管网络,初步实现禁捕水域“四清四无”。

探索数字乡村发展新路径

南京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南京市以打造农业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为目标,力争打造10个数字化创新引领的智慧园区、20个智能化水平先进的数字化农场。而浦口区作为南京含“农”量最大的板块,农村区域占比近80%、农村人口占比超50%、农业GDP占比超过10%,当数字产业、数字治理、数字服务在这里落地生根,数字化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

图片

进入2022年,浦口区在发挥原有农业优势的基础上,借力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统筹院士团队等科技研发力量,按照“123N”数字乡村建设顶层框架推进都市近郊型数字乡村建设。其中,“1”是一批数字基建,“2”是制度和技术两个保障体系,“3”是数字产业、数字治理和数字服务,“N”是多个信息化应用系统。

以青虾养殖为例,去年以来,浦口区虾塘都装上了氧监测传感器和微孔增氧设施,养殖户可以通过手机查看氧浓度并进行控制,同时,虾塘还搭建了无人投饵系统,将智能无人投饵机和无人投饵船相结合,通过大数据收集,科学设计定时、定量、定点投喂,让养殖的水产品吃得好、长得快,个头更大更均匀。

事实上,在政策和技术的加持下,不仅养殖业的数字化程度高,浦口区的粮种业发展同样喜人。今年,浦口区夏种粮食面积共计 5.2 万亩。其中,水稻播种(移栽)3.44 万亩,达任务面积 104.3%;大豆播种 0.94 万亩,达任务面积 109.3%;玉米播种 0.66 万亩,达任务面积 100%;薯类播种 0.16 万亩,达任务面积 104.6%。

用数字赋能现代农业

浦口区既是国家级数字乡村试点区,也是江苏省级新型农村社区数字乡村治理机制改革“试点田”。近年来,浦口区围绕相关顶层战略,不断将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相关技术应用于全区高标准农田运营中,持续更新数字化农业应用场景,搭建数字乡村大数据中心,积极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图片

以浦口数字乡村大数据可视化决策指挥中心为例,中心目前已对接20余个省市区信息化系统,整合区内47个相关单位涉农数据,数据量达4000余万条,形成了以农产品透明供应为核心的浦口智慧农业体系、以聚合和普惠为核心的一站式“三农”服务体系、以社区为单元网络的乡村治理样板,初步打造了适合浦口农业农村健康发展的都市近郊型数字乡村示范窗口。

除此之外,浦口区深知数字农业对人才的需求极大,为此,浦口区农业农村局数字乡村办已经组织了1000人次的培训,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以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都市近郊型数字乡村发展模式的新路径。

文章来源:江苏新闻 责任编辑:苏阳
版权声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江苏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