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江苏 > 聚焦江苏
投稿

我为城墙添新“砖” 2025南京城砖主题创意大赛顺利截稿

2025-08-29 15:38:49 来源:江苏新闻 责任编辑:苏阳

  承载着六百多年风雨印记和与城市记忆的南京城砖,在这个夏天迎来了一场特别的文化创意盛会。由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南京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我为城墙添新‘砖’——2025 南京城砖主题创意大赛”历经三个月的作品征集与系列活动开展,于8月25日顺利截稿。这场以“城砖”为核心意象的创意大赛自启动以来,吸引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共征集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投稿作品2000余件,涵盖创意设计、短视频、征文、绘画等多种形式。大赛参与者既有充满童真的孩子,也有灵感活力无限的大学生,还有对南京城墙怀有深厚感情的老人。他们的每件作品都饱含对城墙文化的深情,让古老城墙在当代创意的碰撞中焕发新生。

   16岁的南京女孩杨羡菲便是此次大赛的参与者之一。作为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她虽远在异国留学,但对家乡城墙的深厚情感却从未因距离而消减。杨羡菲对南京城墙最初的印象,是儿时被父亲扛在肩头,第一次触摸到城砖的瞬间:城砖粗糙、冰凉,上面那些让人看不懂“城砖铭文”在父亲的讲述中逐渐变得亲切生动。“那一刻我感觉摸到的不是石头,是活生生的历史。”中学时,南京城墙更成了杨羡菲的一位不会说话的老朋友。她常常和同学去玄武湖段的城墙下散步,看城墙在四季更迭中呈现出的不同风貌。当从网上看到比赛启动的消息后,大赛的主题“我为城墙添新‘砖’”让这位年轻女孩眼前一亮。杨羡菲说:“这次比赛让古老城墙与年轻人的创意对话,这种新颖开放的比赛主题特别打动我。”于是趁着暑假回到南京,杨羡菲立即全身心投入创作。为更好地完成作品,她多次前往南京城墙博物馆,并翻阅大量资料研究城砖知识。在杨羡菲看来,这次比赛最大的亮点是让“新”创意与“老”城砖完美融合,用年轻人熟悉的方式解读文化遗产,让文化传承变得充满创意与成就感。目前,杨羡菲已顺利完成作品并提交,她期待自己的创意能为南京城墙的保护与文化传播增添一份青春力量。
 
   此外,在大赛举办期间,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也陆续开展,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深度感知城墙文化。南师附中新城小学二年级非遗水拓社团精心打造了一堂“水拓城砖”创作课,带领孩子用非遗水拓画技艺创作出手工“城砖”作品;在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的大综合项目田园创意写作课上,语文教师赵丹丹开展了一堂以“城砖有故事”为主题的南京城墙征文指导课,通过 “文物侦探”“三维构思法”等创新教学环节,引领学生用文字述说城砖记忆;秦淮区少年宫“好苗苗”书画院和书画培训班的孩子们用画笔定格城墙四季与古今交融之景;南京市第一中学初中部学子通过书签设计、情景剧、城墙模型等创意作品展现对城墙的热爱;南京日报小记者们亲身来到中华门“聚宝书缘”书吧,在专业美术老师的指导下,让城墙之美跃然于画纸之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赛举办期间,南京城墙还迎来了一批自新疆伊宁远道而来的小客人。伊宁孩子们不仅走进城墙博物馆,细致参观了关于南京城墙历史、构造的展品,深入了解了城墙的建造技艺与历史意义,更与南京本地孩子共同参与了城砖制作体验活动。活动中,两地孩子共同在亲手制作的城砖上郑重刻下“友谊长存”的字样,让这座承载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南京城墙,成为民族友谊交融的见证者。
 
   接下来,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南京市美术协会等多方专家组成的评委会,将对两千余件投稿作品进行专业评审,评选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参赛获奖名单将在“南京城墙”“南京日报小记者” 等官方微信公众号公布。10月,比赛颁奖典礼将在南京城墙隆重举行。
 
   据悉,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将持续开展此类文化传承活动,依托完善的城墙志愿者系统,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展示传播城墙文化,让更多人走近城墙、了解城墙,参与到保护与传承中来,让古老城墙在当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也让城墙文化在代代相传中生生不息。
 
文章来源:江苏新闻 责任编辑:苏阳
版权声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江苏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