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江苏 > 聚焦江苏
投稿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寻迹中国智造 对话钢铁匠心

2025-07-03 10:52:29 来源:江苏新闻 责任编辑:苏阳

 

 

为深化产教融合、探寻智能制造的创新密码,2025年7月1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师生代表11人赴宝钢梅山钢铁有限公司开展“寻迹齿轮上的中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参观智能产线、对话两代工匠,青年学子在钢铁熔铸的热土上触摸中国工业的转型脉搏。

智能产线:科技重塑钢铁制造新图景

在梅钢钢铁文化展览馆数字展厅,沙盘、球幕和一组组互动展品,描绘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智慧光感投影互动墙上面映射了16道钢铁生产工序,展示了梅钢向“智造”转型,在作业无人化、产线自动化、流程变革等智慧制造领域取得的成效。智能控制技术专业学生沈佳丽站在冷轧车间镀锡产线旁感慨:“原以为钢铁厂是火花飞溅的传统模样,没想到如今竟充满科幻感,俨然一座智能‘钢铁大脑’。”在智能化改造的梅钢产线厂房里,实践团的师生们沉浸式地感受到梅钢传递出的“钢铁志・中国心”,通过参观钢铁文化长廊、钢铁博物馆群等,感受钢铁文化和工业文明,了解梅钢的发展历程和“艰苦创业、奋发创新”的企业精神,让同学们对对新时代工业发展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青春对话:工匠精神的代际传承

参观结束后,在冷轧厂的会议室里宝钢梅山人力资源负责人、三位技术骨干和7位分院2024年入职宝钢梅山的毕业生与团队师生开展了深入座谈。会上,公司人力资源部陈海涛主任回溯企业从“大锤加扁铲”的手工操作到“一键炼钢”智能时代的跨越历程。冷轧厂设备室数模首席工程师严加根则分享智能质检系统应用AI技术,替代人工肉眼识别钢板缺陷的创新实践。这些技术革新背后,彰显着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工匠精神。当学生代表何婷问及职业成长关键要素时,两位工匠给出一致答案:既要传承老一辈匠人对细节“斤斤计较”的严谨态度,更要永葆年轻人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

校企共育:共筑人才培养新生态

“此次实践让我们明确,智能制造人才不仅要精通自动化控制技术,更需具备绿色发展的产业视野。”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尹玉军总结到。智能制造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负责人贺道坤老师表示,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把企业实际产线难题转化为教学案例,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企业人力资源部陈海涛主任也期待与学院在人才共育、实习就业等方面开展更深入合作。活动最后,师生们在梅钢文化墙前定格合影,钢铁洪流与青春理想在此交汇共鸣。

此次实践作为智能制造学院“行走的思政课”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红色工匠”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更推动校企合作迈向新高度,助力青年学子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伟大跨越中锚定奋斗方向。(通讯员: 曹骏 )

 

文章来源:江苏新闻 责任编辑:苏阳
版权声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江苏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