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报告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革命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激昂向上的鲜明的红色特质,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永不过时,历久弥新。为深刻认识革命文化的红色价值意蕴,科学把握其丰富时代内涵,江苏海洋大学海洋技术与测绘学院学子们,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寻访革命故事,理解革命内涵,宣扬革命精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6月下旬,江苏海洋大学海洋技术与测绘学院学子组成“追溯红色记忆,赓续精神谱系”——地理信息系统下的“两园两馆”红色专线实践团队,在院团委纪成的指导下进行了无人机航飞的培训。团队成员通过查询图书馆纸质资料和互联网电子材料去初步了解连云港的红色故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为了让队员更加深入了解这片红色土地上的故事,团队队长分别于6月30日、7月1日、7月2日带领队员们前往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东海县安峰山烈士陵园、赣榆区青口十八勇士纪念馆前往参加,感受当地的人文故事。
光荣的见证
6月30日,团队成员前往了江苏省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参观,去了解发生在这篇红色土地上的故事,并为制作红色专题地图收集素材。
早上九点,队长夏梓曦带着团队12名队员和新发展团员到达了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迈入纪念馆,一幅印刻着1948.11.7的大型浮雕映入眼帘,这是连云港这座城市彻底解放的日期。中庭的四根高14米的浮雕柱,分别表现连云港地区在“五四”运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四个时期的主要内容,分别象征着“觉醒”、“抗争”、“卫国”与“解放”。这些雕刻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仿佛在对参观者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在这里,新发展团员们进行了入团仪式,他们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铿锵有力的誓言,是新团员身份的转变,是青年肩负的责任。
新发展团员与团旗 通讯员 夏梓曦 摄
入团仪式完毕后,团队成员集体参观了连云港革命纪念馆。参观完毕后,队员们以他们的理解将这些红色故事再一次讲述出来并用视频记录,用于活动后期的红色地图制作。
沉睡的英魂
7月1日是个特殊的日子——建党节,实践团队在这天上午9点就已经在连云港市安峰山烈士陵园集合,在队长夏梓曦的安排下,组员们分组行动,用照片、视频和无人机航拍等多种方式记录下陵园的景象,与当地红色工作人员交流,了解一些关于安峰山事件的故事和陵园的详情。
队员们亲手操作大疆精灵4,在120米高空从全方位360°对纪念碑进行了航摄。
无人机航飞记录 通讯员 夏梓曦 摄
与此同时,队员们还遇到了前来参观的党员,他们穿着鲜红的马甲。队员们积极上前交流,在与他们的交流学习中,了解到了他们与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高耸挺拔的烈士纪念碑地下沉睡的是为新中国,为革命顽强抗争的革命先辈们的英魂,纪念碑前摆放着数个祭奠花圈,都表达着人们对牺牲烈士们的赞誉与追忆......
勇士的巷子
实践团队于7月2日来到连云港市赣榆区的青口十八勇士纪念馆,追寻十八位勇士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在纪念馆所处的这个巷子里,居住着许多亲身经历过那场斗争的老人和老党员们。
队员们围绕着十八勇士的故事,在这条人来人往的巷子中穿梭打听着这儿的原住民口中的十八勇士的故事。队员们分别从当地居民和一位老党员的口中了解到青口十八勇士那场斗争的过程以及人民与战士们的同心同德。大家都被十八位勇士将生死抛掷脑后,浴血拼搏的斗争精神所震撼,也感叹早期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深深的受当地居民不惧危险,协助十八位勇士斗争的故事所打动。英雄的故事仍在传颂,历史会铭记每一位伟大的革命者。
聆听爷爷口中的十八勇士事迹 通讯员 夏梓曦 摄
信息技术记录红色故事,千里之外同感革命精神
通过三天的学习、三天的走访,实践团队成员们真切经历了从文字中了解红色故事,从现实中了解革命精神的过程,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理求取方式贯彻落实。
实践团队分工合作,将我们几天下来的所感所得分别制成访谈录、学习视频、720云全景图、专题网站、实践调查报告等,从真实的角度去探寻红色故事的推广度。团队成员们都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将连云港市的红色故事分享推广出去,也希望大家通过这一片土地上的一段历史去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的革命历史。
活动结束时队员们DIY扇子 通讯员 夏梓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