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一直是江苏这片土地的经济特征,从泰伯奔吴到范蠡经商,再到张謇创办实业,几千年来,吴越大地孕育了浓厚的商业文化和爱国商贾。
进入新时代,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生力量。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活力满满、韧性十足的民营经济更是江苏经济社会维稳向前的强力引擎。
日前,江苏省工商联发布了2022年江苏民营企业百强榜单。根据榜单数据,江苏省民营经济总体呈现“持续恢复、增势向好、后劲增强”的运行态势。
苏锡常表现一骑绝尘
江苏省工商联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度民企200强中有92家入围“中国民企500强”,3家入围“世界500强”。另外,今年2022江苏民营企业200强入围门槛已提高至67.43亿元,比上年增加8.83亿元。其中,制造业100强入围门槛达96.2亿元,比上年增加20.2亿元。
从榜单来看,苏锡常的表现一如既往地强劲,200强企业中,有104家来自苏锡常地区,可谓占据半壁江山。而在苏锡常中,又属苏州最为亮眼。其中,苏州恒力集团有限公司总市值达7323亿元,拔得头筹;“榜眼”是总市值3479亿元的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同样来自苏州。
在苏北五市中,有21家企业上榜,较上年度增加6家。其中,排名最高的是来自盐城的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位列民企第八。
德龙镍业作为一家全流程、低成本、高品质、绿色、全球化的大型不锈钢制造企业,在镍合金、不锈钢研发、生产、加工等领域具有行业领先地位,已连续四年被评为盐城市“五星级企业”。自2010年成立至今,企业经历了从原料生产,到不锈钢生产转型,再到跻身全球不锈钢行业龙头企业的蜕变。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德龙镍业也开启了海外布局。2014年,德龙镍业在印尼筹建德龙工业园,现已建成四期项目,其中二期项目被列入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同时也列入了印尼国家战略项目。据德龙工业园总经理周渊介绍,园区投产以来,累计实现了77.38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为印尼创造了11.27亿美元的税收。这一项目不仅给当地中小企业带来商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也极大地提升了江苏民企的国际形象与国际竞争力。
培育沃土 为民营经济输氧供能
营商环境之于企业,犹如水源之于鱼儿。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力、竞争力、驱动力,是滋养民营经济的沃土。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江苏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打破隐形壁垒,加强产权保护,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为民营经济营造宽松友好的发展环境。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快速发展,江苏各部门各机构也在积极运用新技术,不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作出贡献。
诚然,打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除了政策护航,还需要坚实可持续的人才支撑。今年8月,江苏省人社厅印发《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其中提到,要注重人才强企,赋予企业特别是重点民营企业更多的人才举荐权、职称评审权,探索建设“人才特区”,为企业集聚一批破解“卡脖子”难题的急需紧缺人才。
江苏作为教育大省,深谙人才引领发展之道。在一系列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的政策刺激下,江苏人才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一批批高精尖技术人才脱颖而出,人才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江苏民营企业200强在2021年度研发人员总数达13.83万人,研发投入总额达923.59亿元,比上年增长23.3%,极大地促进了江苏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政企同心 握稳民营经济方向盘
疫情之下,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处境艰难。为回应民企诉求,缓解疫情冲击,江苏推出了“苏政50条”“苏政30条”“苏政40条”“苏政办22条”等众多政策组合包,实打实地帮助企业降成本、渡难关。
除了省级一揽子帮扶政策,各地市也在积极行动。今年上半年,苏州市在省内率先出台纾困政策组合拳,出台“纾困解难46条”“服务业帮扶20条”等政策措施。截至8月底,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280亿元,市稳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工作专班“点对点”协调解决5382项跨区域供应链“堵点”“断点”问题。
而在减税降费等具体政策上,各市因地制宜,纷纷出台惠企助企举措——徐州实施出口额30万美元以下企业免费投保政策;扬州对疫情期间为稳定全市产业链供应链作出贡献的规模以上物流企业安排专项资金;淮安则对赴市外招聘的企业提供经费支持,稳用工、保生产......在各级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江苏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助企纾困解决机制,给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
政策给力,企业自然也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不断塑造江苏品牌国际竞争新优势,集中精力做强做优主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有人说,在市场经济中,风风雨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以恒立集团、德龙镍业为代表的江苏民企在承压向前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和力度,不断攻坚“卡脖子”技术难题,凝聚民企力量,提升江苏民营经济创新力与竞争力。
作为推动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要充分发挥新时代“张謇精神”,树立优秀企业家典型,变压力为动力,为积累社会财富、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新发展格局下,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对民营经济提出了更高要求。唯有抓住时与势,在创新、转型等方面不断进步,江苏民营经济的巨轮才能行稳致远,坚定自信地驶向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