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公安交通大数据发挥着重要作用。无锡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以打造最优城市道路“交通指挥大脑”为目标,通过“云图”系统、“三圈”应急处置、AR实景作战等科技手段赋能,线上和线下紧密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互联网+交通”的城市交通治理新模式,牢牢把握应对交通流变化的主动权,实现交通事件精确定位,时刻保障城市道路的平安与畅通。
视频巡检 “云图”系统实现道路“一图掌控”
走进无锡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巨大的电子屏幕墙。这块超高清LED显示屏面积达到94.2平方米,全市各条主干道的交通情况在屏幕上一目了然。同时,显示屏上还有“画中画”,可以看到每一个路口、重点路段的具体情况。这些画面的背后是无锡交通“大脑”,交通指挥中心则作为“神经中枢”承担着指挥调度、交通控制等工作。
“借助一张‘云图’可以全面掌握全市交管质态情况,哪怕是细小的不文明交通行为,也逃不过‘云图’的眼睛。”交通指挥中心副主任曹建平说,这张大数据“云图”系统是交警支队自主研发。该系统集合了全市2000多套电子警察和所有路段的实时监控视频,既可以纵览全局,也可以观察入微,是指挥中心的“眼睛”,让民警一图掌握全市交通警情、警力分布、拥堵道路排行等106项交管数据,在交通指挥中心实时调度警力、事件处置决策等方面起着重要先导作用。
通过“云图”视频巡检,交警支队还自主研发了具有无锡特色的道路交通指数。交通指数取值分为三个级别,1—2为道路畅通、3—5为道路缓行、5以上为道路出现拥堵,交通指挥中心根据道路交通指数和警情分布数据进行科学布警。下一步,还将开发掌上“云图”系统,由大屏端直接向手机端延伸,通过手机远程掌控交管信息。
协同运作 “三圈”应急机制快速处置突发事件
点开大屏上的“交通状况”,一张分为三种颜色的圈形地图显示于眼前。这张电子地图是交警支队通过GPS定位融合技术,实时显示全市的警力、装备、车辆、监控等位置信息,可以准确、迅速应对突发事件。
“遇到突发事件时,系统会根据警情位置自动形成一个三级指挥圈,由内到外依次分为核心圈、疏导圈、分流圈,并自动关联距警情地点1公里、2公里、4公里包围圈内的警力,实现最近出警。”交通指挥中心民警朱力强说,指挥长可以通过警情周边的视频监控资源以及民警执法记录仪5G实时回传画面,后台指挥核心圈内的警力进行现场勘查和处置救助。同时指挥外围警力对突发事件引发的交通拥堵进行疏导和分流,防止车流汇聚发生更大面积的拥堵,并能全程监督民警出警过程。“三圈”应急处置功能实现从接警单下发至处置结束,形成工作闭环,做到处置流程的可监管、可评估、可追溯。
在处置过程中,交通指挥中心根据警情需要,会同各相关职能岗位协同运作。比如,交通控制岗负责对周边路网信号灯系统进行远程干预控制,利用信号灯“红波进、绿波出”的方式缓解交通压力。信息发布岗通过手机导航、广播、新媒体等多种平台向社会发布相应的路况诱导信息。“三圈”应急处置机制形成了由公安交警牵头、部门联动、职责明晰、运转规范高效的联动联处格局,有效提升重大公共安全突发案事件防范处置能力。
联合处置 AR实景技术实现交通可视化管控
为了获取更准确的路况信息,交警支队在高点瞭望监控上推行AR增强现实的技术,实现高空全景实时预览,可视管控更加直观,使指挥调度更加灵活和准确。
“AR实景系统可助力交通指挥更便利,合理疏导人流车流,改善交通拥堵状况,成为交警支队全新一代交通指挥模式。”交通指挥中心民警张弘说,传统的交通指挥调度模式存在一定缺陷,尤其是一个交通区域需要多个摄像机画面进行监控,无法直观呈现区域整体状况。而AR实景系统可以对整个路段形成360度全覆盖监控。比如我市堵点之一的惠山隧道,就可以通过虚拟标签,将周边6个路口、匝道的视频监控资源在同一视频画面上进行叠加展示,这样可以覆盖从惠山隧道南出入口到梁清路万达广场长达3公里的整个高架路段全貌。一旦出现交通拥堵,可以快速发现拥堵地点和原因,迅速安排最近警力前往处置,为高架、地面联合勤务提供了准确信息,实现大面积、大范围的交通可视化管控。今年高考期间,交通指挥中心接到求助称有一辆高考送考车抛锚在惠山隧道附近。指挥中心接报后,迅速通过AR实景锁定车辆位置,指派最近的高架大队及滨湖大队铁骑警力前往处置,第一时间将考生送往考场,并全程对该事件进行视频跟踪护航。
目前,AR实景系统已将传统的单一路面监控方式升级为立体监控方式,在交通指挥调度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下一阶段,交警支队将通过该系统,将车辆信息、查纠布控信息、无人机监控视频等信息在画面中虚拟叠加,全面提升交通数据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效率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