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地方 > 南京
投稿

南京绿色生态隧道入选全省十佳创新案例

2023-02-23 10:54:57 来源: 责任编辑:

车流穿梭的草场门隧道顶部,一台台类似空调外机的机器,吸入汽车尾气,“吐”出净化后的新鲜空气,让尾气污染不再成为隧道空气质量的拦路虎。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22年度“十佳生态环境治理改革创新案例”,涉及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经济政策、执法监管、法规标准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南京建设绿色生态隧道新模式入选。

机动车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全省首条“生态隧道”就是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隧道,草场门隧道位于城西干道中部,单向733米、双向六车道,是鼓楼区交通源污染的重点区域。据数据统计,每小时可以产生近50万立方米污染空气,隧道内行进的车辆产生活塞效应以及交通通风力特性,极易造成隧道周边空气污染、夏季臭氧污染等。

鼓楼区经过前期评估、协调等工作,将草场门隧道作为试点,创新开展隧道尾气治理。草场门隧道空气治理项目由24台隧道空气治理设备矩阵式分布安装在隧道顶部。在草场门隧道,隧道顶部安装净化装置,吸入尾气,通过设备将污染物处理后排出干净的空气,同时在隧道口附近安装立式尾气净化装置,对隧道口的空气进行净化。

这些尾气净化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自主创新的碳纳米管模块,在设备周边形成特殊高压电场,高效过滤颗粒物PM2.5、PM10、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污染物,净化率可达到70%—90%。这些设备还运用了物联网和5G技术,可远程操控,而且当设备检测到周边湿度大于80%或污染浓度较低时,会自动停止运行,减少能耗。

据介绍,该设备还安装了污染物自动监测系统,根据不同污染物实时浓度,启动相应的治理挡位。例如,当PM2.5浓度低于20微克/立方米时,设备启动低挡运行20%功率;当PM2.5浓度在20微克/立方米—29微克/立方米时,设备启动中挡运行75%功率;当PM2.5浓度高于29微克/立方米时,设备启用高挡运行100%功率,通过污染物实时浓度,自动变换不同挡位,确保污染物能有效治理。

下一步,省生态环境厅将推动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认真学习借鉴、推广运用创新案例,持续开展改革创新,坚定不移地以改革促发展、向创新求实效,持续提升我省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记者 江瑜)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江苏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