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南京人的朋友圈都被“看灯”刷屏了,到哪都是人人人。
“过年不到夫子庙观灯,等于没有过年;到夫子庙不买灯,等于没过好年。”这是一句南京人的俗语,
由此可见,在南京的春节中,秦淮灯会有着不可比拟的地位。从人数来说,正月十五当天夫子庙景区观灯人数就有25万人。
节日期间“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十里秦淮,不仅让大家回到了那个满目烟火的记忆中。更让无数人对未来的生活重拾了信心。
在秦淮点亮“情怀”
每年春节全国各地张灯结彩,而秦淮灯会却年年霸屏,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它是中国唯一一个集灯展、灯会和灯市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型灯会,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民俗灯会。所以一直以来,享有“天下第一灯会”和“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
图源:秦淮文旅
秦淮灯会的起源可追溯到三国鼎立的东吴时期,百姓在正月里悬挂彩灯,以求来年丰衣足食,到了明代,政府大力倡导灯会活动,以此彰显金陵的繁华,甚至宣布“赐百官上元节假十日”以准备元宵灯会,秦淮河上悬挂花灯的灯船也随之声名远扬。1986年起,秦淮灯会恢复举办,并逐渐成为南京民众延续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间,是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节庆民俗活动的一大品牌。
近年来,秦淮区在非遗保护方面着墨颇多,早在2017年,就在全省区县一级率先出台了加强非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工作意见,随后又先后出台各类考核办法,成立了“非遗传承人孵化空间”、“南京非遗人之家”等。
而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在秦淮灯会上,我们似乎能够读懂非遗传承的背后,延续的是千百年来百姓对美好生活愿景。当看到孩子们拿着花灯走在秦淮的巷弄里,浮现的是一代又一代人“最南京”的记忆。
图源:秦淮文旅
今年的南京两会中提到,南京要坚持以文化人,筑城市之“魂”,延续历史文脉,固城市之“根”,建设更有文化厚度的魅力南京。在秦淮看见“情怀”,亦是看见魅力的南京。
用“小店”点亮信心
今年春节期间,南京的一个新名词火了——“小店经济”。在夫子庙,阔别了3年的南京传统花灯市场重新开放。人头攒动的小店,生意红火的背后,是南京烟火味回归的象征。
图源:秦淮文旅
秦淮区作为南京的老城区,小店与市民生活深度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竞争力。经过三年的挑战,消费者的需求更加明晰,回归商业的本质,通过数字化升级,许多特色小店在网络上人气暴增。
其实哪有什么一夜成名的“网红店”,有的都是永不言弃、不懈耕耘的“小店人”。努力做好自己的买卖,做出优质品牌,物美价廉的产品永远都有市场。
图源:秦淮文旅
在文旅市场,作为南京人气的“顶流”,秦淮地区不仅是南京对外旅游的名片,更是南京人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景,如今走过寒冬,一路坚持的“小店老板”成为了南京坚韧顽强的经济缩影,更是为所有在南京打拼的人点亮了信心。
今年春节,新街口商圈的中央商场、南京新百、金鹰等重点商场推出新春大促,带动地铁客流达33万人次,商场客流达117万人次,同比增长48%。除夕至初六夫子庙大景区共接待游客277.3万人。其中夫子庙景区217.1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57.3%;门东客流量60.2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95.7%。
在秦淮灯会的照映下,南京人用“淳朴”和“热情”的一张张笑脸,告诉世人,这片自古繁华地,从未让人失望。
点亮城市的安心
超过25万人的活动现场,对于任何一座城市都是一场大考。
图源:平安秦淮
在今年的秦淮灯会现场,除了璀璨的花灯还有一些特殊的“灯光”,122名电力保障人员现场值守,3辆应急电源车、21台高杆照明设备随时待命,100多名消防监督员现场巡查,每天6000多名警力全力守护游客平安。
大年初六,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在夫子庙景区检查秦淮灯会安保工作情况时说道,万家团圆之时,大家“缺席”与家人的团聚,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默默坚守,守护城市安宁和万家灯火。
如果说十里秦淮的花灯点亮的是这座城市的烟火。那这些闪着特殊“灯光”的队伍照亮的是这城中百姓的安心。
一年一度的春节花灯,是南京人习以为常的节日生活,而如此盛大的活动规模,游人与城市也形成了良好的默契,没有踩踏拥挤的现场,只有千万人想默默守护的一份“开心”,从景区的安全到全市的交通,我们看到了这份“如常”的背后,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斐然的缩影。
万家欢乐就是这座城市的常态,幸福安全就是这座城市的底色。一场灯会,我们看见了“最南京”的秦淮,秦淮也给世人呈现出“最美丽”的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