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市规划又有新动作!前不久,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的《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引发持续热议。
值得一提的是,《总规划》明确了4个市级中心,江北新主城被纳入中心城区。
江北新主城纳入中心城区
南京是中国目前为数不多的、具有百年规划史的城市。1927年的《首都计划》,为南京打开了现代城市规划理念的大门。改革开放后,南京先后编制了三轮城市总体规划。
《总规划》将南京的城市性质确定为“江苏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全球创新高地,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六大定位。
最新规划在谈到城市发展态势时,直截了当地提到:城市不平衡与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老城功能集聚,人口密度偏高,影响城市品质。新城新区用地增长快,功能发育不充分,公共服务、公共交通、公共空间供给存在短板,产城融合度不高,人口集聚能力不足。可以看到,南京城市空间大动作背后蕴藏的魄力与决心。
《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根据生态安全、集约高效和凸显特色原则,确定了全市“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的总体格局。
在功能体系上,规划形成五级中心层级,其中新街口、河西、城南和江北为4个市级中心,是城市核心功能的承载区;仙林、东山、大厂、六合、溧水、高淳为6个市级副中心,作为市域片区的综合服务中心。
同时,南京形成“1个中心城区、3个副城、9个新城、29个新市镇和若干个新社区”的布局。值得注意的是,中心城区由江南主城和江北新主城构成,总面积为804 平方千米。
中心城区是南京都市区的核心区,南京市坚持“老城做减法、新城做加法”的思路,有序疏解江南主城内的非核心功能,提升江北新主城的功能与品质。
具体来看,江北新主城作为江北国家新区的核心区被赋予了南京辐射带动苏皖区域的重要功能承载区的定位。
区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城市规划必须从区域性经济建设发展总体规划着眼,来把握城市的基本发展方向、性质和规模。凤凰网江苏发现,江北新区在《总规划》中被提及十余次,从地名出现的频率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
今年5月江北新区又一次站在了城市发展的关键节点上。在江北新区和浦口区调研走访座谈会上,释放出一重要信号:江北区域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将通过融合打破区域发展瓶颈,提高江北地区辐射带动力。这也是南京首次提出的“江北区域一体化”。
此次规划中更是详细提出了“江北区域一体化”的详细部署:江北新区核重点推动商务金融、医疗教育等高端服务集聚,全面提升国家新区的区域服务能力;大厂高新片区依托国家级高新区,结合重化企业转型升级,建设区域科技产业服务中心;浦口三桥片区依托产业技术研创园等创新载体,建设以技术创新与创新转化为核心功能的创新基地。
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南京如何发力?
南京提出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至2035年南京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300万人。
作为我国城镇体系规划设置的最高层级,国家中心城市也被称为“塔尖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在对外开放、经济产业、科教文化、交通信息、区域辐射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中心和枢纽作用。
争创国家中心城市,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南京下一步如何发力?
南京作为唯一跨省的国家级都市圈的中心城市,有着国家战略叠加的区位优势。如今,交通运输被赋予了发展“先行官”的历史新定位。宁马高速改扩建工程铜井互通、龙潭过江通道跨江大桥南塔相继主体完工,南京又在“轨道上的都市圈”建设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总规划》明确了“都市圈高速大外环”概念。这个长达280公里的大外环,是以扬天高速、仪禄高速、禄全高速、天天高速为基础,途经江苏南京、镇江、扬州和安徽滁州、马鞍山五市,将联接5座城市实现快速共享、同城对接,从而加快南京都市圈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
同时依托禄口国际机场、南京南站、南京北站、南京站等综合交通枢纽,实现1小时通达南京都市圈、1.5小时通达省内城市和通达长三角各城市、3小时联系全国主要城市、12小时通达全球重要城市目标。
产业方面,南京将首次为全市工业用地划出保护线,为城市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南京明确未来产业空间布局,以新街口为中心,在半径10公里的绕城公路范围内,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半径10-20公里的江北新主城、江南主城仙林、麒麟、东山片区内,重点发展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半径20-40公里的副城、新城以及溧水、高淳副城范围内,发展先进制造业,建设高新产业基地。
另外,南京依托独特的区位条件和重要的战略价值,紧抓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叠加机遇,对标国家中心城市,加强与上海、杭州等中心城市的协作,承担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引领功能,建成枢纽经济高地和资源配置高地,共同提升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影响力。
未来,南京还将持续发挥区域创新核作用,共建沪宁合科技创新带。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挥南京原始创新策源地功能,争创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加强与上海、合肥两大国家科学中心的合作分工,联动上海张江、苏南、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共建沪宁合科技创新带,培育世界级的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