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8月29日下午,首部以香港冠名的地方志书《香港志》捐赠江苏省方志馆、南京市方志馆仪式在香港、南京同时举行,两地分别设置线下会场,以视频连线方式进行。
1842年8月29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南京下关江面上签订,香港岛被迫割让给英国。从那时起,长江之滨的南京,和香江之岸的香港,跨越千山万水,成为世人瞩目、紧密相连的两座城市。
《香港志》由香港地方志中心启动编纂,全书规划66卷,总字数约2500万字,记述上至距今约7000年的远古时期、下至回归祖国20周年(2017年7月1日)的香港社会风貌和时代变迁,印证了香港与祖国命运与共、不可分割的文化血脉。此次捐赠的是业已出版的首册《总述 大事记》和第二册《香港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志》。
“《香港志》的编纂意味着经历200年风雨沧桑后,香港重新回归中华民族修志传统,将填补当地200年无志书的空白。”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香港研究所所长孙扬说。
举办《香港志》捐赠仪式,开启了南京和香港两地在文化领域交流的新模式。当天,南京市回赠给香港地方志中心一部《南京通史》。这部通史分为《史前时代至秦汉卷》《六朝卷》《隋唐五代宋元卷》《明代卷》《清代卷》《民国卷》《共和国卷(1949—2000)》《综合卷》等8卷,以史家之笔,纵横千年,全方位呈现南京的历史、南京的文化、南京的山水城林。
“《南京通史》是了解南京、研究南京最真实、最权威的基础性史料。”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姜巧玲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共同促进两地的方志事业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