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新。营商环境是一把“量尺”,检验的是政府的行政效力和工作作风,地区的经济软实力、综合竞争力也由此显现。破障碍、祛繁苛、筑坦途,方能擦亮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2月7日,春节后的开工首日,南京市委即召开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动员全市上下紧扣“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主题主线,树牢“作风就是战斗力、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以担当有为的精神风貌,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推动营商环境持续升级
大盘取厚势,落子开新局。“虎年第一会”,《南京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印发实施,共28个方面的具体内容,细化为116项工作任务,聚焦以作风大提升、环境大优化推动发展大突破。南京市委就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出了六条切实可行的具体要求:
服务企业要更及时,聚焦服务主题,丰富对接方式,实打实解决问题,更精准、更常态开展“服务企业·面对面”活动;
联系群众要更畅通,进一步优化诉求渠道联通、前瞻预判、“先解决问题再说”等机制,着力解决好群众身边问题;
项目突破要更务实,紧盯开工率、竣工率、转化率和实物工作量,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完善保障机制;
改革创新要更争先,立足“一区一特色、一部门一主题”,开展改革创新攻坚争先;
矛盾攻坚要更见效,突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信访难点问题、营商环境堵点问题,挂牌攻坚、精准拆弹;
基层治理要更协同,坚持党建引领,促进共建共享,强化一线赋能,推动资源沉底到边、问题见底到边、矛盾化解彻底到边。
从以上六条具体要求中,不难看出南京对于提升营商环境质量的干事激情和决心。
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对于新一年如何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进行了明确阐述:
新时代南京干部要塑造新形象: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做让党和人民托底的好干部;
新阶段南京营商环境要实现新突破:加快形成“全面便利、高度活跃、本质公平、充分开放”的发展环境,努力迈入全球营商环境一流城市行列;
新一年南京工作要展现新作为:服务企业更及时,联系群众更畅通,项目突破更务实,改革创新更争先,矛盾攻坚更见效,基层治理更协同。
南京作为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承担着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事实上,过去一年的南京,坚持向作风建设要营商环境,向营商环境要高质量发展,并持续作为工作重点来抓。
优化软环境,吸引要素聚焦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今年1月10日,第二届环球城市招商引资推介大会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同时发布了“中国城市投资吸引力指数报告”。经评选,南京和成都、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沈阳、杭州、昆明一起被评为“2021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
据悉,中国城市投资吸引力评估指标体系分为“经济实力、人力资源、区位优势、投资环境、民生保障、国际化”六大板块。
对标六大板块,南京都有绝对实力入选。2021年南京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6355.3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5%;
南京拥有在校大学生91.8万人,“十三五”以来,集聚科技顶尖专家240多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4000多名,在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中,南京地区新当选14人,位居全国第2。
2021年4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南京的区位优势、发展特点首次在国家层面得到认同。
在国际化方面,自信开放的南京,全球影响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选择来宁工作、生活和学习。
据统计数据显示,南京近3年受理外国人永久居留人数增长2.5倍。在2020年科技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公布的“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榜单中,南京位列“十强城市”第7。
区位优势、人才、创新、民生保障等这些关键要素加持,在南京投资兴业正当时。
良好的营商环境如同清新的空气。多地都在狠抓营商环境建设,南京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全国同类城市中走在前列。
当前营商环境建设向更深层次推进,南京需要做好政府自身政务服务方面加强改革,优化市场秩序,营造适合企业更好成长的生态系统。
各类市场主体“青山常在”
市场主体是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载体,也是稳就业的“顶梁柱”、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最有发言权。近年来,南京市已连续三年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00条政策,获得了市场主体的广泛好评。
通过实施优化营商环境3个“100条”政策,从 “不见面审批”到 “审批结果电子化”“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再到“先解决问题再说”机制,南京已实现全问题受理、综合研判、协同处置、多方监督的全链条处理。
企业选择落户南京,主要得益于南京不断扩大的开放机遇和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截至2021年10月底,南京新增市场主体23.73万户,预计到2025年,南京的市场主体总量将突破300万户。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世界经济低迷不振的大背景下,外资企业格外青睐南京。2021年,南京市全力以赴稳外贸稳外资,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366.8亿元,逆势增长19.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其中,外贸新业态发展走在全省前列,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长51%,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税收红利落实落细,能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企业创新热情。2021年,南京税务部门高效实施减税降费,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为1.3万户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64.9亿元;为1775户企业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119.67亿元,近三年退税总金额位列全省第一;增值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15万元、企业所得税减征等新出台的三项惠及小微企业的减税政策,累计减税10.1亿元。
此外,还办理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专项缓缴13亿元,煤电保供“减、退、缓”税超1亿元。
针对市场主体“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难准营”等问题,南京发布《南京市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工作方案》,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分类施策,通过改革审批方式和加强综合监管,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营造更为稳定、高效、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致知力行,踵事增华。伴随南京市发出优化营商环境“动员令”,提升大局意识,畅通经济循环,深化改革,破除利益藩篱,方能形成“全面便利、高度活跃、本质公平、充分开放”的发展环境,从而为南京迈入全球营商环境一流城市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