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举行的第四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上,《2021长三角41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报告》正式发布。
目前,该报告是长三角区域内唯一一个覆盖所有41个地级以上城市科技创新生态的评估指数报告。专业人士表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提出构建开放融合的创新生态环境,然而,创新生态评估是一项复杂、系统性、高难度的工作。长三角创新生态指数从一定的维度对创新生态发展建设情况作了深入探索,结论值得长三角城市在推进创新生态建设中参考借鉴。
据报告显示,十强城市依次是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合肥、宁波、无锡、常州、嘉兴和湖州。其中,上海、南京是仅有的两个得分超过80分的城市,是长三角创新生态城市的“第一梯队”。
对南京而言,能够入列十强,靠的到底是什么?
撰文/高玲
创新气质,与生俱来
从“天下文枢”到“科创高地”,一古一今两张名片下,追求创新的基因深深地刻在南京人的骨子里。公元5世纪,祖冲之在这里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个记录直到1000年后才被打破。
创新,是南京现在和未来得以卓然而立的关键。科技创新首位度,南京独占鳌头。
而数据是最有力的说明。2016年,南京提出科技进步贡献率要达到65%,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2020年,南京科技进步贡献率66.5%。在科技部发布的2020国家创新型城市排行榜中,南京名列全国第4位。
最近,一则“国内首个利用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来治疗肿瘤的药物售价高达百万元”的新闻,一度引发高度关注。而就在南京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4年前成立的驯鹿医疗有三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AR-T候选产品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其中全球第一款全人源靶向CD19/CD22双靶点CAR-T候选产品进入注册临床阶段,全球第一款全人源、双表位靶向CD5的CAR-T候选产品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包括目前最热的mRNA疫苗和核酸药物,江北新区也至少聚集了5家企业在开展研发,还有全国排名第一的单细胞基因测序企业新格元,正在建设全球最大小鼠模型资源库的集萃药康......这样的创新实例几乎每天都在南京上演。
如今,这座常被形容为低调内敛的城市,由内而外散发着创新气质,敢于抢滩前沿、迎潮而上。
图自摄图网
南京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从2015年的1274家增至2020年的6507家,当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万家。
今年6月,科技部发布关于支持南京市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函,要求南京树立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标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标杆,既是国家赋予南京的使命,也是对城市创新现状的肯定。
创新要素集聚,协同发力
作为我国重要的科教中心城市,南京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高端科研人才集聚。南京拥有53所高校、大量的高水平科研院所。此外,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以色列魏兹曼研究院等一批国际顶级科研机构落户南京,形成了显著的全球影响力和示范带动力。
而人才是所有创新要素中最为关键的。南京拥有80多万大学生、80多名“两院”院士和数量庞大的科研人员大军。图灵奖得主姚期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王泽山、诺奖得主安德烈·海姆,都在南京参与新研机构建设。
近年来,南京重点优化科创载体建设机制、市场化激励机制和科技投入机制,不断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从人才需求出发,南京分类构建“巷、港、湾”创新载体,促进科创载体提档升级:
巷,就是南京独创的城市硅巷,通过盘活老城存量资源,建设产城融合发展新空间,总面积已超百万平方米;
秦淮硅巷·国际创新广场鸟瞰图。秦硅萱 供图
港,就是积厚成势的大学创新港,通过集聚高校优势学科、研发平台和龙头企业,打造产学研融通创新高地;
湾,就是渐成气候的海智湾国际人才街区,通过打造“类海外”环境,为留学归国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骆敏舟个人投入200万元,通过股权激励,还引进30多位领军人才、30多位资深专家加盟,组建科技人员持大股、政府和社会资本参股、产业需求导向、企业化运作、职业经理人管理的新型研发机构,建立政府投资收益奖励高校院所和创业团队机制,让科学家和企业家“共事”、成果和企业“共生”、科技和产业“共舞”。
在南京,科技投入机制不断完善,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今年市委1号文件就提出,对独角兽、瞪羚企业等,连续三年按其当年新增地方经济贡献超过全市平均增幅部分的50%给予奖励;每年制定八大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清单,对牵头攻关任务或承担国家攻关项目的企业,按项目研发总投入的15%、最高1000万元给予支持。
科创企业是南京创新生态的源头活水,也是南京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而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以让“科创森林”根深蒂固、枝繁叶茂。
南京连续三年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00条。其中,“不见面审批”和全方位便民服务、工程建设项目“864”改革、“预审代办制”等一批示范经验走在全国前列。同时,搭建“宁企通”惠企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流程再造、部门协同、数据共享,推进惠企政策“即申即办”“免申即享”。
创新各要素集聚,相互激发、协作分工,南京已然形成创新“磁场效应”,持续释放创新效应。
打通“最后一公里”,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创新驱动“不怕慢、就怕站”。科技成果如果难以转化,如同植物“只开花,不结果”,就无法产生实际效用,更不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所以,打通科技成果和现实生产力之间的转换渠道非常重要。
在《2021长三角41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报告》中,从创新生态产出看,南京创新成果成效好,产出水平居于首位。
近期,来自全国202家高校院所的1665名专家教授,作为江苏第九批“科技副总”正式上岗。其中,199名专家教授带着技术、成果、团队,来到南京相关企业兼任技术副总或副总工程师。这些“科技副总”充分发挥个人和所在高校院所的综合优势,打开了产学研合作的新“入口”。
全市还组建了409家科研团队持大股、市场化运作的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孵化引进科技型企业近900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33家。新型研发机构,将城市创新的两股重要力量——手握创新成果的教授与具备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转化融合,开启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中心供图
城市空间寸土寸金,而南京却把黄金空间留给了创新。在城东,麒麟科技城先后引进自动化所、上海巴斯德所、计算所等7家中科院研究所,组建中科系研发机构12家,已成为北京中关村以外全国“中科院系”资源最集中的区域,正全力打造南京市乃至江苏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在城南,紫金山实验室汇聚1000余人的科研队伍,与国内32个龙头高校院所、企业共建伙伴实验室,围绕确定性网络、移动开源构架等多领域已展开实质性合作研究;在江北新区,以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支撑长江大保护,努力成为生态环保领域原创技术和产业技术输出地。
11月9月,南京正式发布《南京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建设一个标杆、争创两个中心、实现三个定位”的总体目标。而这已经不仅仅是目标,更是成为“创新南京”善作善成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