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门的休息椅这季度就能装!”9月30日,宝应县安宜镇罗巷社区宝利莱小区居民李阿姨驻足社区“好望角”自治互动文化墙前,指着“回音壁”上的反馈卡向邻居感慨。此前,他通过墙上的“心声漂流瓶”提出“增设北门休息椅”的建议,仅两周便收到社区明确回应——联合业委会完成现场勘查,确定 10 月底前完工。这面刚“焕新上线”的文化墙,在宝应县社工部支持,安宜镇罗巷社区党委指导,小叶子爱心服务社参与下,正成为罗巷社区激活居民自治、破解“诉求反馈难”的治理新载体。
一墙融三功能,搭建民意互动“桥梁”
走进宝利莱小区,“罗巷社区‘好望角’——您的声音,是社区变好的起点”的标题在文化墙上格外醒目。这面墙并非单纯装饰,而是社区精心设计的 “三维互动平台”:
【心声漂流瓶】:小纸条装下“大诉求”
文化墙一侧的“漂流瓶”造型投放区,整齐悬挂着便签纸与笔。居民若有“楼下增设绿植”“更换楼道灯”等生活需求,或是想表扬 “帮收快递的邻居”等暖心小事,只需在“漂流瓶”上写下内容,社区工作人员每日收集、登记,确保“每一个诉求不落地”。“之前反映单元门异响,第二天就有人来修,这‘漂流瓶’真能传声!”居民王师傅说。
【回音壁】:透明化呈现“治理进度”
紧邻“漂流瓶”区的“回音壁”是透明公告栏,一张张反馈卡清晰标注“议题、回应、进展状态”,用绿色标识“已解决”、红色标识“待商议”,让居民直观掌握诉求动态。除李阿姨关注的休息椅议题外,公告栏内还公示着“小区健身区增设防滑垫”“优化垃圾分类投放点”等12项已回应议题,其中8项已标注绿色“完成”标识,形成“提诉求·有回应·看进度”的治理闭环。
【社区之星】:积分激励 “自治热情”
“提建议加 5 分、被采纳加 20 分、参与好望角整理加10 分”。“社区之星”板块不仅列出每月“智多星”名单(如提议“楼道卡通画美化”的张阿姨、建议“邻里茶话会”的 3 号楼张叔),还公示“已采纳金点子”,小区新增的便民绿植“一平方花园”,正是居民王爷爷8月份通过“漂流瓶”提出的建议。居民积累的积分可兑换洗衣液、笔记本等实用物资,让“热心肠”有实在回报,目前已有超 50 位居民参与积分兑换。
居民齐参与,绘就社区治理 “新图景”
“好望角”上线仅一个月,已收集居民建议 69 条,采纳落实 19 条,带动近 200 人次参与社区事务。“以前想提建议找不到门路,现在下楼就能写、抬头能看进展,感觉自己也是社区的‘主人’。”居民刘女士说。
罗巷社区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结合居民反馈优化“好望角”功能,计划增加“线上漂流瓶”通道,方便老年居民以外的群体参与。“这面墙不是社区的‘独角戏’,而是居民共同的‘牵挂墙’,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互动,让每一条建议都成为社区变好的阶梯,让宝利莱小区更懂居民、更暖人心。”
国庆期间,不少居民已带着家人到“好望角”打卡:写下一条“漂流瓶”建议、在“回音壁”前查看进展、与“社区之星”名单合影。小小的文化墙,正让邻里情更浓,让社区治理更“接地气”。
(赵咏梅 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