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江苏 > 聚焦江苏
投稿

重温革命足迹: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考察之旅纪实

2025-09-04 14:27:31 来源:江苏新闻 责任编辑:苏阳

 2025年7月1日,在建党节这个阳光明媚的上午,一支由南京师范大学强化培养学院的学生组成的考察宣讲团在队长姜尧中的带领下踏上了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的土地,展开了一场深刻的历史文化之旅。本次考察旨在通过亲身探访周恩来总理等革命先驱的工作旧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团队成员们步入这片承载着国共谈判记忆的圣地,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回响。

 

 

部分队员在梅园新村入口合影

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1946年至1947年间的办公驻地,见证了国共两党和平谈判的关键时刻。宣讲团首站抵达梅园新村纪念馆,这座青砖灰瓦的建筑群在夏日的绿荫下显得庄严肃穆。入口处,一尊周恩来总理的铜像巍然屹立,面带坚毅的微笑,仿佛在迎接每一位来访者。“这里不仅是文物陈列馆,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1946年,周恩来同志率代表团在此工作,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

 

 

周恩来总理铜像

 

 

步入纪念馆主展厅,宣讲成员被丰富的史料所震撼。一幅幅泛黄的照片记录了谈判桌上的风云变幻:周恩来与国民党代表张治中会谈的场景、代表团成员的日常生活剪影,以及那份未竟的《和平建国纲领》草案。展柜中,一件件珍贵文物静静诉说往事——周恩来的旧钢笔、代表团的电报机、以及手写的会议记录,无不透露出革命者的智慧与坚韧。队员感慨道:“看着这些实物,我才真正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历史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前辈们用生命书写的篇章。”

回顾历史

随后,考察宣讲团移步至周恩来故居。这座二层小楼保持着原貌,简朴的书房、会客室和卧室,还原了总理当年的工作环境。讲解员指着书桌上的煤油灯说:“在这盏灯下,周恩来同志常工作至深夜,处理谈判文件。他的生活极简,却心怀天下。”梅园新村教会我们,和平来之不易,须倍加珍惜。

 

 

周恩来总理故居

考察过程中,团队还深入探讨了梅园新村纪念馆的教育价值。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每年接待数十万访客,通过沉浸式展览、讲座和影视资料,将革命精神传递给新一代。队长姜尧中同学为同学们讲解:“梅园新村是国共谈判的象征,它提醒我们,面对分歧时,对话与合作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在新时代,这种精神更需发扬光大。”参与者们通过讨论,总结出考察的收获:不仅增长了历史知识,更激发了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队员宣讲交流讨论

宣讲团在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的纪念广场上合影留念,心中满载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许。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们呼吁更多人走进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在红色足迹中汲取力量,共同书写中华民族的复兴新篇章。历史永不褪色,精神代代相传。(图|姜尧中,文|姜佳利

 

 

文章来源:江苏新闻 责任编辑:苏阳
版权声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江苏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