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江苏 > 聚焦江苏
投稿

江苏3城升格为省级中心城市

2022-09-08 10:15:32 来源: 责任编辑:

 自古以来,凡是经济活跃的地区大多位于平原地带,沿海沿河而建。

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苏地理区位得天独厚,跨江近海,自然禀赋优良,人居环境优越,集聚了丰富的经济、科教、人文等要素资源。

作为经济强省,江苏不仅以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承载了6%的人口,创造了10.2%的经济总量,而且长期以来位列全国各省经济发展第一梯队。

2021年,江苏经济总量更是首次突破11万亿,达到11.63万亿,虽然未能超过广东成为全国第一,但增幅高于广东0.6个百分点,达到8.6%,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江苏区域经济发展也支撑有力,而且彼此差异并不大。

当下,各省都在明确中心城市,江苏也不例外。

一时间,关于江苏省级中心城市卡位战,再度被燃起。对于江苏省内13个地级市而言,一旦获取到“省级中心城市”标签,就意味着自身潜力、优势和未来前景都将获得更多认可和支持,从而获取到更多政策倾斜和丰厚资源的机会。

但正因江苏各城市发展实力相近,使得竞争格外激烈。

在经过激烈角逐后,目前江苏的省级中心城市已经明确,有3个城市成功打榜。

江苏3城升格为省级中心城市

首先来看江苏省级中心城市,对标国家中心城市的南京。虽为省会城市,但南京经济实力并未排在全省首位。

与此同时,由于靠近安徽,南京对省内辐射作用有限。

跳出江苏看南京,与安徽的“近距离”也正凸显南京对其的辐射带动作用。尤其是安徽划入长三角之后,作为入圈新手,更加需要南京的助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南京还提出对标国家中心城市。

提到国家中心城市,目前我国荣获国家中心城市的只有9个,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

自从2018年,西安获批国家中心城市后,队伍并没有扩大。谁能成为第十个,成为许多城市为之努力的方向之一,南京亦不例外。

把焦点回归到实力强劲的长三角区域,放眼望去,整个长三角地区只有一个上海市,足以看出竞争之激烈。

正因如此,江苏对南京提出了对标国家中心城市,辐射长三角东部的目标。

为早日争创,南京一直以来做了大量工作和部署。2020年底,在“十四五”开局前,南京就提出:建设高能级辐射的国家中心城市。

2021年2月8日,《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获批,这是全国首个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的都市圈规划。南京都市圈的批复,意味着将在长江经济带上拥有新的城市群落,也表明和肯定南京的区位优势,并且让南京获取更大的辐射带动力。

眼下,这场“国家中心城市”的追逐之战,南京正在奋力拼夺。

与南京一同入围的还有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徐州。

从地理位置来看,徐州地处华北平原东南部、江苏省西北部,地理位置十分好,可以说是华东重要的“门户城市”。

江苏3城升格为省级中心城市

从发展实力来看,论GDP,位于苏北地区徐州只排到全省第6的位置。但是如果论区位,徐州名副其实排在全省第二。

得益于自身发展优势,徐州的发展定位则是建设成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淮海经济区,是一个跨省级的国家级经济区,由此来看徐州既是江苏的省级中心城市,也是重要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早在2018年,江苏发改委便制定并发布了《支持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意见重点任务分解方案》。

该文件相当于再一次正式确立了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地位,并为此制定了重点任务分解方案,从省级层面支持并帮助徐州以中心城市的地位去发展。

除此之外,徐州都市圈也是江苏重点打造的三大都市圈之一,再加上徐州经济和发展底蕴极其深厚,拥有庞大的产业集群,势必承担起省级中心城市的重任。

与南京和徐州不同的是,南通的上榜多少有点意外惊喜的味道。

究其原因,离不开近年来南通角逐高质量发展的施策与行动。2021年,在疫情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之下,南通实现GDP超10036亿元,顺利跻身GDP“万亿俱乐部”,成为继苏州、南京和无锡后,江苏第四个GDP万亿城市。

江苏3城升格为省级中心城市

不可忽视的是,这是长江以北第一座跻身万亿GDP的城市,也被视为南通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的标志性成就。

南通板块的崛起,使得长三角北翼这一薄弱地区迎来发展机遇,成为一块价值洼地。而今日之南通也正以更高水平融入苏南、对接上海。

从“拥江发展”到“跨江融合”,深入推动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南通在交通跨江融合全面提速,产业跨江融合全面深化,城市跨江融合全面发力。

眼下,对于南京、徐州、南通3个升格为江苏省级中心城市的来说,重要的是要形成握指成拳的合力,全面带动苏南苏北地区协同发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江苏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