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之下,学校、家长、学生的生活有何变化?现代快报记者走访了江苏部分中小学、体育场馆,采访了一些老师、家长和学生。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舒越 王卫/文
施向辉/摄(除署名外)
探访
学校开设体育社团,学生抢课得拼手速
下午4点50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课后服务“潜能活动园”时段,操场上一群足球少年正在挥汗如雨。“我特别喜欢踢足球,妈妈就帮我报了这个社团。”二年级女生叶紫涵说,以前放学都是在校门口等着妈妈来接,现在放学后可以和小伙伴们在学校里踢球,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特别开心。
足球、篮球、跳操、象棋、合唱……“双减”之后,南师附小课后服务开设了10多种体育和艺术社团,学生们抢课需要拼手速。校长余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99%的孩子都参加了课后服务,但时段不尽相同,具体根据家长的接送时间自主安排。
学校体育社团的开设,也解决了不少家长没时间带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的难题。“暑假给孩子报了个游泳班,她自己很喜欢,但我们平时工作忙,没空带她去游,好在学校的课后服务有游泳项目,帮我们解决了一大难题。”家长王女士表示,现在学校的课后服务项目不少,也不用担心孩子的作业问题,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取消晨读,体育锻炼成学生到校第一件事
不少学校还“改革”了以往固有的晨读模式。10月19日一大早,扬州市文峰小学的师生,随着音乐走出教室,孩子们开始列队做广播操或进行晨跑锻炼。根据不同年级组,结合学生的体育特长,学校以班级或训练组为单位,开展足球、武术操、篮球、跳绳守擂赛等体育活动。
取消集体晨读,让“阳光体育”活动成为学生到校后的第一件事,用体育锻炼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这得到家长们的广泛支持。章先生表示,他的孩子正在读四年级,他就非常支持学校的这个做法,“我们小时候玩泥巴、打弹珠、跳房子,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是看手机,我觉得身心健康应该是孩子成长中首位重要的,其次才是学习,所以我很支持学校重视体育教育。”
丰富体育课堂也是学校在“双减”之后的举措之一。“加油!加油!”这是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第四届游泳比赛的现场,据学校教学处副主任杨琳琳介绍,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每周有两节游泳课,时长大约100分钟。另外还有选修课,包括篮球、足球、游泳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今年,初一的孩子很突出,他们的游泳成绩甚至超越了初二和初三的,还有打破学校纪录的。”她分析,这可能跟小学对体育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游泳课有关,所以初一学生的基础普遍比较好。
位于建邺区的南京致远初级中学,开创“3+2”体育课程模式,每周“3节体育课+2节游泳课”,每日一小时课间体育活动。此外,每年春夏秋冬举办四季运动会。之前疫情期间,学生们在家也要每天“打卡”做运动。
校外体育培训火了,周末课程量激增50%
除了校内体育社团,不少家长还把目光瞄向校外体育培训机构。最近半个月,南京市拉萨路小学二年级的清清(化名),接连报名参加了两个校外体育培训班,一个是羽毛球,一个是篮球。
10月19日下午,清清的外婆带他来到五台山羽毛球馆,进行一小时的羽毛球训练。清清的外婆告诉记者,这是清清的第二节羽毛球课,“以前作业多,3点15分放学就回家写作业,写到吃完晚饭还要写,大部分时候要写到晚上9点多。”“双减”之后,清清的家长选择了3点15分至4点55分的学校“弹性服务时间”,利用这一个多小时,清清可以在学校完成作业,5点之后的时间用来进行体育和艺术培训。
“除了羽毛球,最近还报了一个篮球,每个星期天的下午5点到6点。”清清的外婆说,之前还有一个跆拳道,已经学了两三年,“这样好,天天坐屋里写作业,哪有现在出来打打球好。”现在,清清的体育培训有羽毛球、篮球和跆拳道三个,艺术类的有画画,兴趣类的是电脑编程课,文化类补课只有英语一科。
“双减”之后,很多以往周末补习文化课的孩子,转头瞄向了体育培训。据五台山乒乓球馆的张教练介绍,现在周末不允许补文化课,他的乒乓球周末课程暴增50%,“上周末,从早9点到晚9点,整整12个小时,都有点吃不消了。”张教练说,以往只有8小时甚至6小时,“现在有家长还要把课排到周末的早8点到9点,我只能说这样效果不好,拒绝了。”
新烦恼
师资有限、场地不足
困扰家长和机构
在“双减”政策引导体育社团和体育培训激增的同时,不少问题也显现出来。
师资力量和场地条件有限的学校,体育社团无法满足所有孩子的需求,已经成了“双减”之后的第一大难题。南京市鼓楼一中心小学的学生家长表示,学校在市中心,面积有限,体育师资也有限。“抢不到学校里的体育课和体育社团,只能去周边的体育场馆训练。”
校外体育场馆场地不足也是困境之一。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体育培训确实迎来“春天”,但由于场地不足,不少校外体育场馆新接收的孩子却没办法上课。五台山羽毛球馆的周馆长表示,近期青少年培训报名人数确实有所增长,增幅大概在20%,“场地就16片,孩子多了但场地就这么多,接收了孩子上不了课是个大问题。”
对于需要考虑经济效益的社会培训俱乐部来说,报名人数增多但无法“消课”,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位于南京奥体中心的一家足球培训俱乐部,近期报名人数有所上升,但俱乐部负责人徐先生却开心不起来。“双减”之前,学生下午3点多放学,就有很多人来俱乐部训练。“双减”之后,学生选择先在学校进行“弹性服务时间”或参加校内体育社团,很多人希望周末再来俱乐部训练。“教练和场地有限,不可能都排在周末,周中来的人又少了,报名人数多但没办法消课,对于我们社会培训俱乐部来说,并不是好事。”徐先生认为,“双减”还是需要切实减轻学生周中的负担,让更多孩子走到体育场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