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江苏 > 聚焦江苏
投稿

江苏阜宁:贴心关怀如春风,老人写信表谢意

2025-01-14 14:56:14 来源:江苏新闻 责任编辑:苏阳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在岁月的余晖中,让老年人感受生活的温暖与关爱,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与使命。近年来,阜宁县民政局积极探索创新,以政府购买服务为抓手,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将关怀与温暖送到每一位老人身边,实现了居家养老服务的“零距离”贴心陪伴。

居家服务暖人心,老人联名表谢意

在阜宁县阜城街道城西居委会,82岁独居老人王忠江成为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受益者。子女在外工作繁忙,王大爷在家务活上力不从心。幸运的是,居家上门服务助老员张官宁定期入户服务,为他理发、泡脚、修剪指甲、洗衣服等,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真诚感谢阜宁民政局对我们的关爱和帮助,助老员张官宁每个月都会打电话询问我吃饭和休息情况、身体状况,给我充分的关怀。”王大爷在感谢信中深情地表达了对阜宁民政局和助老员张官宁的感激之情。不仅王大爷,同小区内的几位独居老人也联名表达了感谢。他们对于民政部门的惠民政策、服务人员张官宁的服务态度以及各项专业技能赞不绝口。这些感谢信背后,是无数家庭因养老服务而收获的温馨与幸福。

尊贤爱老传美德,敬老陪伴显真情

“小杨啊,麻烦你现在来一下我家,我婆婆想要洗澡呢,我一个人弄不来,需要你的帮忙。”家住陈良幸福家园的周奶奶因脑梗瘫痪,平日里都是儿媳照顾。近日儿媳因身体状况不佳,无法独自承担起为年迈的婆婆洗澡的重任。忧虑在她心中悄然滋生,但随即,她想到了那个穿着红色马甲、大大咧咧、乐于助人的助老员——杨青同志。她没有丝毫的犹豫,她拿起手机,拨通了那个熟悉的号码。电话那头,杨青同志的声音依旧那么亲切而坚定。当得知周奶奶家的困境后,她立刻放下了手头正在忙碌的事情,没有半点的迟疑和推诿。杨青抵达周奶奶家时,迎接她的是儿媳感激的目光和婆婆慈祥的笑容,这一刻,所有的疲惫和辛劳都烟消云散了。老人们常说:“小杨虽然不是我们的儿女,但胜似儿女。”家住陈良居委会的王爷爷也是杨青的服务对象,他今年已经91岁的高龄了,在被杨青照顾的这4年里,老人已经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女儿,遇到的开心的不开心的事情都会跟杨青述说。为了表示感谢,老人选用了传统的表达方式——写感谢信,感谢杨青的一丝不苟。

锦旗耀目书华章,情暖桑榆韵悠长

作为一名助老员,王红花始终坚守在助老服务的第一线,用她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为老人们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帮助。她的付出不仅赢得了老人们的喜爱与信任,更多次收到老人们亲手写的感谢信,成为大家公认的优秀助老员。王红花上门服务的老人们,大多年事已高,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但王红花从不嫌弃,她每天早早起床,有时还为老人们准备早餐,为老人修剪头发和指甲,帮老人打扫居室,确保老人们的生活场所干净、整洁。助老服务中,难免会遇到紧急情况。有一次,王红花在给一位老人测量血压的时候,发现老人血压异常,于是她立即联系老人家属,让其陪同老人前往医院。事后,她也一直和老人家属保持联系,时刻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得益于她的及时告知,老人脱离了危险,家属对此感激不尽。王红花的付出与努力,得到了老人们的广泛认可与赞誉。他们纷纷写来感谢信,表达对她的感激之情。有老人在信中写道:“王红花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她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还有老人说:“是王红花让我们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和信心。”这些感谢信,不仅是对王红花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她人格魅力的赞美。

通过居家上门服务,老人们不仅得到了生活上的悉心照料,更在心灵深处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一封封感谢信,既是对县民政局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对阜宁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最好见证,激励着更多人为构建和谐美好的养老环境而不懈努力。 (胡玥 刘明琪)

文章来源:江苏新闻 责任编辑:苏阳
版权声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江苏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