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播出的国产剧《觉醒年代》,可谓从头到尾紧紧“揪”住年轻观众的心。90后、95后不满足于仅仅用弹幕进行观剧反馈和互动交流,更通过微博写影评、豆瓣建话题小组、B站投稿剪辑视频等二次创作方式进行表达。年轻人的想象力和才华,与底蕴丰厚的红色文化碰撞、融合,让这部高分主旋律剧与年轻观众的心贴得更紧。
《觉醒年代》被赞为“没有饭圈刷屏,只有良心科普”。究其原因,这是一部取材于中国近代史上真实事件的电视剧,讲述了从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到五四运动,再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期间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无论是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重大事件,还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邓中夏、辜鸿铭等名人大家,以及近代中国复杂的国情局势和并流同行的各种救国理念,对于年轻观众而言都相对比较陌生,因此催生了不少针对历史问题的讨论和科普。《觉醒年代》还扒下了民国剧纸醉金迷、华丽光鲜的包装,将混沌无序、饿殍遍地、丧权辱国的真实国情展现在了观众面前;剧中的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伟人,不仅有“先驱者”的超凡一面,也有普通人的平凡时刻……风云际会的复杂时代、与认知迥异的故事背景、熟悉又陌生的人物角色,吸引很多年轻受众聚集在各社交平台的话题广场、讨论小组中,探讨历史人物,解读历史故事,诠释时代背景,一边追剧一边“上网课”,充当“自来水”为其他爱好者们补充中国近代史知识。
“这部剧最强的地方就是不要出场人物的一句话,只通过镜头语言和路人的偶然一两句话就能表现出那个时代,好多经典的镜头我都看了好几遍。”每天追完更新,很多网友都忍不住在社交网站写下诸如此类的评价,也就是说,科普之外,更多年轻观众加入了对《觉醒年代》的细节解读。在不改动时代背景和时间线索的前提下,对历史桥段进行合理的想象和重现,该剧在这点上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成功。在微博、豆瓣以及B站,动态发布不断显示有年轻观众加入对剧中意象隐喻、镜头语言的品读和“解码”。比如,剧中鲁迅蹲在大街古玩摊贩前,一群人愚昧地抢蘸人血馒头,是再现小说《药》中“国之将亡,民智未开”的经典一幕;毛泽东紧紧护住《新青年》,迈着笃定的步伐大步前行,则意味着星星之火已经出现,新青年的光芒终将穿透黑暗。充满隐喻和对比的画面,意有所指的镜头语言,让年轻观众在“破译”的同时深受震撼,感受到创作者对历史深沉的情感。细节丰富更耐看,表达的情感与内涵更饱满,年轻观众对剧集的理解、感悟和分析的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释放,因此推动他们不断对剧集细节进行考据、求证或对背景知识补充;对剧集剧情、人物、服装道具等内容的盘点;讨论剧集幕后花絮、新闻动态,更加深入地梳理和展现与该剧相关的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
作为优秀的影视作品,《觉醒年代》不断刺激年轻人的创作欲,观剧人群由此从读者转换到作者身份。从B站相关投稿可以看出,年轻观众基于自身兴趣、擅长和思考,改变电视剧原有的线性语言叙事方式,摘取精彩剧情片段或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通过改写、衍生、重写等创作行为,彰显蕴含于剧中的某些亮点和特色,持续形成与原作互为补充、富有创意的混剪视频。“民国大佬轻松日常”,透过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用有筋骨、有温度的故事把受众带入历史现场;“革命者命运合集”,集中体现新文化运动主导者的人生轨迹,以及革命青年的成长历程;“高燃台词向”,无数声“中国共产党万岁”汇流而成铿锵之音,留下荡气回肠的回响,让观众心中久久涌动理想与奉献带来的热血沸腾……应该说,在这些内容背后,我们能够看到年轻创作者的人文立场和理想初心,感受他们在体悟历史画卷与时代宏图时复杂的心路历程。而围绕《觉醒年代》所产生的一系列二次解读和演绎,在观众越来越趋向年轻化的网络平台上,充分体现出“红色+流行”在传播层面的优势,有力说明了伟大的理想、高尚的品德、坚韧不拔的精神不仅从未过时,而且借助不同的媒介载体,让当代年轻人在心生敬仰的同时也备受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