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健康 > 健康养生
投稿

世界肾脏日丨专家对肾友说:理性、乐观、感恩

2021-03-11 10:33:35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肾脏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之后,又一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在3月11日第16个“世界肾脏日”即将到来之际,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内科主任张晓良教授对广大肾友有话说:理性看待疾病,乐观积极向上,愿好好活着,活得久、活得好。

客观理性看待慢性肾病

当患者得知自己患有肾脏病时,将面临昂贵的医药负担,社交障碍、肾脏器官功能的丧失等问题,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承受的压力和痛苦可想而知,甚至会出现焦虑等负面情绪。

张晓良主任指出,对慢性肾脏病来说,治“心”比治“病”更重要。要正确认识肾病,肾病≠尿毒症≠死亡。其实很多肾病并不威胁生命,肾病是一类可防、可治、可愈的慢性病。即使是透析病人,也可以将定期的透析生活当成“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在中大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患者长期生存率居国内领先水平,多名透析患者生存25年以上,最长生存者已达30多年,最高年龄维持性透析患者为96岁。

专家提醒一旦患了肾病,不要沮丧、焦虑,应从容对待慢性疾病,积极治疗,与疾病共存,享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主观乐观向上,懂得感恩身边人

患了慢性肾病后,有些患者总是会抱怨,“为什么偏偏是我患病?”,工作上提不上劲儿,也无法和家人正常相处。总是觉得自己病了,不愿出去社交,总是闷闷不乐。

张晓良主任说,一个人的幸福快乐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愉悦感。对于广大肾友来说,主观上要乐观向上,把生活的焦点转移到令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对于家人、朋友及社会,患者要保持感恩之心,感恩他们给予的爱和帮助。

爱是亲属给患者的一剂良方,乐观积极的心态是人体自身祛病调理最好的药。对于家属来说,要多鼓励患者,平日多一些理解和陪伴,使其保持心情愉悦,树立其抵抗疾病的信心。

对健康人群,肾病专家也有话说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是10.8%,患者多达1.2亿人,也就是说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慢性肾脏病。许多肾脏疾病早期没有突出的临床表现,早期预防、早期诊治对避免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尤为重要。

慢性肾脏病表现得更为隐匿,多数患者起病时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不容易引起重视。张晓良主任指出,一旦出现以下症状要警惕早期肾病:小便泡沫多,长久不消失,说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质较多;尿变色,呈浓茶色、酱油色或浑浊如淘米水,说明里面可能有红细胞或者白细胞;尿量过多或过少;夜尿增多,很可能是肾脏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早晨起床后眼皮或脸部水肿;无明确原因的腰背酸痛等。

对于普通健康人群如何预防肾病的发生呢?专家建议在饮食上,低盐、清淡饮食,不暴饮暴食增加肾脏负担;适当多饮水,不憋尿;坚持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戒烟,避免酗酒;避免高血压、高蛋白饮食、感染、乱用药等危险因素。

专家提醒,40岁以上的健康人群都要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B超等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即使发展到了尿毒症阶段,通过透析等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病情稳定时可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江苏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