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江苏 > 江苏人物
投稿

历经千般难,不改为民心

2020-10-04 15:20:55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责任编辑:风中的自由

  不“安分”,肯钻研,有担当,岳西县主簿镇余畈村农业土专家、致富带头人储琳,不畏艰辛,创新创业,带领群众闯出一条山区特色种植富民路——

  从岳西县城沿105国道往东北约30公里,群山环抱的大别山深处,有一个名叫余畈的小山村。这里人均耕地仅半亩,八成以上劳动力在家务农。令人惊奇的是,村里人均收入却位居岳西前列。守着人均半亩薄田,这个村怎么会先致富?秋收时节,到余畈村中一望,约500亩水田里,全是绿油油的茭白。种茭白——这就是余畈致富的秘密。而说起茭白这个产业落户余畈的来由,就不能不提一个人——农业土专家、致富带头人,年已69岁的村民储琳。

  推广茭白种植,钻研猕猴桃栽培……储琳不畏艰险,创新创业,无私奉献,为世代受穷的村民闯出山区特色种植致富路,也点亮了自己的风雨人生路。

  “田里除了长稻谷,还能长点啥? ”

  ——山区农田祖祖辈辈种稻谷,产量低,没效益。储琳冒险试种推广茭白,“亏了我赔! ”带出一个茭白种植专业村,一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

  曾经,余畈村前村后,与许多南方乡村一样,都是水稻的天下。虽然地处海拔600多米的山区,常年气温偏低,每亩水稻只能收获700斤左右,连口粮也难以保证,但村民祖祖辈辈种稻,没人想着改变。

  水田里不种水稻种茭白,在余畈村,这第一口螃蟹,是储琳吃的。 “田里除了长稻谷,还能长点啥? ”2001年春,已从村委会主任位子上离任多年的储琳,偶然从安庆市水生蔬菜研究所专家徐善新处得知,余畈的气候环境非常适合茭白生长,而且研究所愿意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并保价收购,经济效益比种水稻强得多。储琳当即与对方签订协议,由自己负责茭白种植。

  试种茭白需要一定面积的水田,储琳家里田不多,而且那时他已55岁,身体不好,经不起重活。怎么办?储琳想到发动亲戚。他找到住在邻村的三个外甥,劝说他们把种水稻改种茭白,可是都被拒绝。回到村里,他继续动员村民,大伙儿也顾虑重重。

  村民储德彬想试试,被妻子阻止:“那东西就是草,种草能卖什么钱? ”储德彬带回家的茭白种子,被妻子扔到河里。也难怪,那年头经济紧张,一亩茭白种子就1000多元,万一失败,血本无归。

  眼见没人跟进,储琳用人格担保,说“亏了我赔”。好说歹说,当年3月,总算有黄国华、彭世芳等11户农户,凑了17.1亩水田,跟着他干。

  村民的思想工作做通了,家人又不乐意。妻子凌金香听说储琳成功发动11户村民后,不烧饭,闹别扭,抱怨储琳爱折腾,担心万一不成功村民找麻烦。可储琳认准的事,从来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家人反对无效,十几亩田的茭白,按计划种了下去。

  那几个月,储琳每天到田里查看,像照料孩子一样照料茭白。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收获季节,6万多斤茭白卖出3.87万元,比当年水稻收益强好几倍。

  事实摆在眼前,村民的顾虑被彻底打消,次年村里茭白种植户达200多户,第三年余畈村所在的主簿镇有1000余户参与。

  种茭白能挣钱的消息传遍大山深处。如今,茭白在岳西种植面积达5.5万余亩,并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主簿镇也因此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储琳第一个吃螃蟹,闯出了一条发展特色农业带动山区致富的大道。

  “靠山吃山,我们的出路在山上”

  ——试种茭白成功了! “不安分”、爱钻研的储琳,又带领大伙上山开辟猕猴桃园,拓展增收新路子

  试种茭白的巨大成功,源于储琳与水生蔬菜研究所专家徐善新的偶然交谈,但机缘的种子,早已深植他“不安分”、爱钻研的性格基因中。

  徐善新找到储琳,最初是因为储琳多年钻研猕猴桃种植,研究出自然常温保鲜技术,可借鉴解决茭白保鲜问题。说起来,储琳在猕猴桃等果树种植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还要远超茭白。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储琳的眼光就不仅仅放在面积极其有限的水田上。 “他种粮食从不经心,刚分田到户,就把田刨了种山楂,平常总想着到山上搞点果树苗种。 ”妻子凌金香回忆。有次为了治头痛病,储琳和同学上山挖天麻。回家后,他尝试把天麻种到地里。鼓捣了一年,居然无师自通地发现天麻和蜜环菌的共生关系,最终试种成功。

  “他们都觉得种水稻才是正经事,我搞的那些都属于不务正业。人家说人家的,我干我的。”储琳毫不在意。他坚定地认为,山区土壤、气候不适宜水稻生长,种稻成本高、产量低,没有出路。储琳一直琢磨着,得种些适合山区、效益好的经济作物,才能挣钱。

  岳西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说。 “要摆脱贫困,不能只埋头在半亩田里。靠山吃山,我们的出路在山上,人均13亩山场大有可为。 ”1985年至1990年,储琳担任村委会主任时,明确提出“高山远山松杉杂,矮山近山经果茶”的发展思路。

  当时,岳西县罐头厂选点建设果树基地,由厂方提供垦地、设施等预付款。余畈村本来不在选点范围内,储琳努力争取到100亩指标,开发山场,种猕猴桃。 “山上野生猕猴桃很多,种这个,我感到很有把握。 ”储琳说。

  储琳带领大伙儿开辟的猕猴桃园,取名“双丰猕猴桃场”,寓意村集体与农户双丰收。接下来几年,猕猴桃场面积连年递增,到1991年发展到395亩,总产1.4万余公斤,产值7万余元。

  “只要活着一天,我还要继续研究”

  ——储琳组织6户农户办起了猕猴桃研究所,刻苦钻研,撰写发表了18篇论文,培育出省级科技成果

  就在致富曙光初现之际,却发生意外,最终导致双丰猕猴桃场垮掉。 1991年春,十几株猕猴桃枝条上出现混浊菌脓,枝条不久枯死。专家查看后确定为溃疡病,无法医治。病害迅速蔓延,短短两三年,200多亩果园被毁,果农们纷纷拆下果树架上的铁丝。

  苦心经营六年多的果园一朝解体,储琳伤心不已。当双丰猕猴桃场果树成行、欣欣向荣时,他曾写诗“莫道小农无大志,双丰收日显风流”。此时,他只能哀叹,“百亩桃园毁一旦,一番事业落空谈。对此凄凉独洒泪,西风阵阵两鬓斑”。

  然而,储琳有着百折不回的心性,选定的路就要坚决走下去。果树染病了,但新发的幼苗还是好端端的。储琳组织黄国华等6户农户,将卖幼苗的钱作为启动经费,共同成立“岳西县猕猴桃研究所”。他坚信,病害总能克服,只要找到办法,成片成片的猕猴桃园,还会再次出现在山场上。

  几个农民要搞科研,想解决专家都一筹莫展的难题,谈何容易。储琳固然敢想敢干,却从不蛮干。为拜师学技,他七上武汉、三下扬州,四处向专家讨教。决心和诚意打动了湖北省猕猴桃专家张力田和省农科院专家王振荣,他们担任研究所顾问,每年都到余畈村,与储琳等人一起取土壤、叶片、枝条化验,实地分析、研究。

  研究所在余畈周边租了20多亩地进行试验。几个“泥腿子”刻苦钻研,成果超乎想象。他们撰写的《猕猴桃溃疡病研究》等18篇论文,先后在《中国果树》等科技杂志上发表。猕猴桃优质丰产栽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等项目成果,经审查确定为省级科技成果。

  这些年,研究所先后从苏、赣、豫、鄂、陕、川等省引进猕猴桃品种37个,试栽后确定“金魁”品种最适宜岳西。截至目前,研究所在主簿镇推广“金魁”种植面积4000余亩,为县内其他乡镇提供苗木10万多株。一度大面积萎缩的猕猴桃种植,又逐步恢复。

  “猕猴桃溃疡病还没完全克服,只要活着一天,我还要继续研究,找到根治办法。到那时,种植面积还要再扩大,让乡亲们挣更多的钱。 ”如今已69岁的储琳,坚定地表示。

  “看着富起来的余畈,感到特别踏实”

  ——储琳发动果农成立有机猕猴桃协会,传授技术,注册商标,“蹭地”推销。推广茭白种植,钻研猕猴桃栽培,全村只有他没得利

  推广茭白种植,钻研猕猴桃栽培,与储琳的个人利益并无关系。目前,余畈全村,仅有储琳一家没有种茭白。储琳的儿女,均在外工作,而他本人1994年就罹患帕金森综合征,近年病情愈重,自家田地早已不耕种。“储老干这些,主要是出于带动乡亲致富、改变山村面貌的愿望。 ”主簿镇党委书记产银杰说。

  对农业发展,储琳有着非常明确的思路。“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刚开始能冲一阵子,长远还得靠提高组织化程度。 ”储琳认为。 1997年6月,他发动果农成立有机猕猴桃协会,并担任会长。协会通过民主管理、规范运作,引导大家树立有机生产观念。2003年,40多公顷园地通过国家环保部门验收,所产蔬果注册“皖奇”商标,销售价格大为提升。

  茭白产业兴起后,协会又跟踪做好相关服务。为扩大销路,储琳带着几个村民前后跑了合肥、上海、武汉、南京、常州等地,在农贸市场外“蹭地”推销,找了近百个老板。夜里没有地方睡,就睡在货车里。他给栽植茭白的农民讲授耕作、选苗、管理技术,有时还到外乡指导,从不收一分钱服务费。

  2007年,有机猕猴桃协会改组,成立了原生态果菜专业合作社。年事已高、疾病缠身的储琳,虽已不再担任合作社负责人,但仍积极协助发展有机生产和土地流转,为余畈村农业增产增效竭心尽力。

  上世纪80年代,面对山区闭塞、落后的面貌,心焦如焚的储琳,曾在诗中写道,“平川已放满枝花,山坳依稀几个芽。不是东风偏着意,寒云深锁野人家”。如今走进余畈,青山脚下,一水绕村,小楼次第成行,水泥路通到各家门前,一派幸福景象。垂暮之年,“看着富起来的余畈,感到特别踏实”的储琳,又赋诗咏志:“历经千万劫,不改为民心。 ”这正是老人的心迹自陈。

  短评

  咬定青山点亮人生

  储琳担任过11年村干部,大多数时间里,只是个普通村民。无论是身份如何转换,他探寻山村致富路的志向始终不变,为民谋福祉的情怀始终不变。他的创业奋斗史,闪耀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光辉。

  穷了多少年的山村,要想突破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必须打破陈规、辟出新路。顶着他人怀疑的目光,撇开“不务正业”之类的嘲讽,储琳敢想敢干、大胆创新,在反复“折腾”中,终于找到适合山区发展的农业产业化之路。这种不安分、不畏难的创新品质,令人感佩。

  猕猴桃溃疡病、茭白因高温干旱减产……储琳面对困难,不怕吃苦受累,勤加琢磨,耐心寻找解决办法。几个农民,办猕猴桃研究所,取得丰硕成果,倘无一点异乎寻常、上下求索的精神,绝难想象。这种咬定青山、敬业钻研的奉献精神,令人感动。

  更难能可贵的是,储琳寻找致富“金钥匙”,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群众。

  论家庭条件、论身体状况,他早该安享晚年,但他却照样奋斗在农业科研产业发展第一线,全村种茭白都致了富,唯独费尽心力引进的储琳家没种。这种襟怀无私、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令人感佩。

  大胆创新、敬业钻研、一心为民,储琳闯出山村致富路,点亮风雨人生路——这应当成为奋进中的江淮儿女的人生标杆。摆正个人与集体关系,埋身创新与创业实践,才能为实现“中国梦”、建设美好安徽,汇聚起强大推动力,才能开辟个人幸福新境界。

文章来源:中安在线 责任编辑:风中的自由
版权声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江苏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