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江苏 > 江苏好人
投稿

教师捐赠遗体回报社会 奉献岂止在生前

2020-10-04 15:20:55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责任编辑:风中的自由

  生命已经远去,奉献之光却没有熄灭。70岁的乡村教师周振华将自己的一辈子奉献给了三尺讲台,而捐赠遗体成为他在这世上的最后一件事。

  2015年2月13日上午,枞阳汤沟中学教师周振华因病重抢救无效去世,子女们为了完成他生前遗愿,含泪捐献了父亲遗体。“我们都不同意,心里上接受不了,但父亲坚持这么做,拗不过他。”大儿子周六生告诉记者。

  2009年周振华被查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辗转多地治疗,效果均不好。随着病情的加重,周振华需要卧床、吸氧。2013年,周振华提出捐赠遗体,三个子女都强烈反对。针对捐献遗体这件事,周振华非常坚持,不顾所有亲人的反对,在当年的4月11日,填写了《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在申请人附注上他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遗体和器官用于医学和科研。不保留骨灰。眼角膜用于安庆市。”“父亲说得这个病太痛苦了,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既然这病现在治不好,他希望捐赠自己的遗体用于医学研究,能早日找到治疗方法,以后别的病人就不用再受这个苦了。”回忆起来,小女儿周淑婷泣不成声。

  周振华1967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毕业时想到家乡缺师少教,便放弃了留校机会,回到老家枞阳汤沟镇,当起了一名乡村教师,这一教,便是38年。38年间,他只因病缺过一次课。“父亲一直教育我们,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教师,应该多为社会做点事情。”周六生说。

  今年的1月11日,周振华病情加重,需要再次住院。“这次来安庆,父亲似乎是感觉到了什么,临来前非要带上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这些东西他都坚持自己保管,如今我们完成了他的遗愿,父亲在天之灵定会感到很欣慰的”周淑婷说。

  记者手记:

  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在这有限的生命里,如何生活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是一味索取,还是执着地付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但当人离开世界之后,剩下的人还在强烈地怀念着,这就是所谓的永生,而获得永生的途径则是———奉献,不在于你奉献的多寡,而在于你奉献的精神。

文章来源:中安在线 责任编辑:风中的自由
版权声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江苏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