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诊室里坐久了,不仅积累了许多诊疗经验,还亲历了不少患者家庭的悲欢离合,他们的故事多少与病情相关,常令我陷入沉思。
6月18日上午,我正低头看病历,诊室走进来一大一小,看着像父子,一询问果然是。我点了下头,让孩子爸爸说说孩子的情况。
“亦萌(化名)最近就是一直眨眼睛,还摇头、耸肩、抽肚子,让他不要这样,他控制不了。”
爸爸口中的亦萌就站在我面前,穿着蓝色T恤和五分裤,白净的小脸上,一双眼睛怯生生的,略显无神。
我看了看孩子的舌苔,注意到他的眼睛一直在不停地眨,明显有些紧张,就问他几岁了。
“他十岁半,2011年元月生的。”
没等孩子回答,爸爸先替他说了。在随后的对话中,我了解到亦萌和他爸爸来自江苏徐州农村,孩子一年前就有些抽动的症状,当时没重视,后来家里发现亦萌抽动的频率越来越高,脾气也变大了,就领他去了当地某医院看。医生开了一些中成药和西药,吃了以后症状反反复复,这才来到天佑。
“他现在睡觉也不好,晚上睡得晚,半夜说梦话,还不能说他,一说眨得更厉害。”亦萌爸爸补充道。
“不要说孩子,”我看了亦萌爸爸一眼,“孩子这个病最怕情绪受刺激,不要说。”
亦萌爸爸眼中闪过一丝焦虑和无奈,但没有反驳我,停顿了一下问:“这孩子到底得的是什么病?”
“抽动症”,我一边说,一边拿笔书写病历。亦萌爸爸看我下笔如飞,忍不住又问:“徐主任,家族史这里我要补充一点,亲戚中有人得过抽动症,是亦萌表哥。”
我点点头,心头却一紧。这孩子情况不妙啊,好几项资料都是问题。
亦萌是二胎,妈妈生他时已经36岁了,高龄产妇加剖腹产,还有家族遗传史。我盯着这些资料,眉头轻蹙。
“还有别的补充吗?比如孩子是否发过高烧,受到过什么惊吓,或者有没有从高处跌落,导致脑外伤?”
“有!有有!”亦萌爸爸连忙点头,“脑袋磕过一次,两年前还受过惊吓。”
“哦?”我来了兴趣,示意他往下讲。
“那时候亦萌上三年级,有一次期末考试没考好,我把他狠狠打了一顿......后来孩子行为就有点反常,身体乱动、眨眼什么的。”
根据亦萌爸爸的描述,我意识到那一次挨打就是亦萌频繁抽动的直接诱因,当然孩子情况如此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跟亦萌爸爸详细分析了孩子的病情,给他配了中药方,同时辅助物理治疗,改善大脑的神经递质紊乱。“孩子舌苔厚腻,属痰湿体质,这个药有宁心安宁、平肝止抽的功效,超低频磁疗能改善孩子的专注力。”
亦萌爸爸认真盯着诊断单和处方,又询问医院是否可以代煎中药,“我和他妈做生意,天天看摊,没时间搞这些。”
听了他的话,我点点头又继续追问:“那孩子平时谁带?”
“从小爷爷奶奶带大的。”说完这话,亦萌爸爸好像唯恐我要说什么,又补充道:“我们也管。”
了解得知,亦萌上面还有个姐姐,因为是男孩子,爷爷奶奶比较偏疼他,平时生活方面都依着,孩子有点调皮、蔫淘,学习上也不太上心,成绩在班级里处于中下游。
“您有个问题,”我看着亦萌爸爸直言不讳:“不要总是批评孩子,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
亦萌爸爸叹了口气,眼光扫向自己的儿子:亦萌乖乖坐在爸爸身旁,低着头一声不吭,比刚进门时更加文静了。
“半个月过来复诊一次,下一次来,除了物理治疗,最好再做个心理测评。”我提醒亦萌爸爸。
两父子去做物理治疗,出来的时候,药也快煎好了。他们拿着药过来和我道别,亦萌爸爸带着责备的语气对孩子说:“和徐奶奶打招呼啊!”
亦萌沉默了几秒,先“吭吭”了两声,低着头嗫嚅道:“谢谢徐奶奶,徐奶奶再见。”
这是那天他和我说的唯一一句话。多可爱的孩子,多么听话懂事,我笑着叮嘱他按时服药,不用刻意控制自己的行为,多做运动,早点睡觉。
孩子点点头,跟在爸爸身后离开了。
“他是该做个心理测评。”医助小万见父子走远,轻声对我说。
是啊,没错。亦萌的情况不轻,是中重度抽动,除了肢体上的症状,他的情绪和心理也不够健康,内向、胆小、敏感,情绪波动大。
我心里惦记这个孩子,过了一个星期,我正打算给亦萌爸爸打电话,他给我发来了消息,说亦萌情况有好转,抖得少了。
我心知这才是刚开始,嘱咐亦萌爸爸继续按时给他服药,同时注意家庭氛围的营造,别一天忙着挣钱,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
“徐主任,不挣钱怎么给孩子看病?”亦萌爸爸声音洪亮,听起来情绪不错。
我自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亦萌爸爸,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多给予陪伴和鼓励,孩子不生病,您的钱就不用花在医院了。”
亦萌爸爸笑着应允,我告诉他,千万别再打孩子,有话好好说,他表示记住了。
通过简短的聊天,我得知亦萌妈妈要看摊位,平时都没时间照看儿子,遇到不会做的题,亦萌就干着急,一急就啃指甲,爷爷奶奶岁数大没文化,也是束手无策。
“所以孩子成绩不好你就打?”
“不打不成材哎,不过上次好像打狠了,亦萌从那以后,特别不愿意我问他学习。”
听得出,这一家人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亲子活动少之又少。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没有清晰的理念,父亲遇事急躁,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严重缺位。
半个月后,亦萌父子又来到天佑,我观察了孩子的表现,结合家长口述,给亦萌添了些健脾祛湿的药。天气渐凉,孩子舌苔变薄,不那么红了,这都是好转的表现。
“两次药不一样?”亦萌爸爸问。
“是的,一孩一方,一次一调,这也是中医的特色,辨证施治,随症调方。”我将方子递给他,“孩子体质偏胖湿气重,肝气不疏,千万别再刺激他的情绪。”
“不会不会,现在我都不打了,最多说他两句。”
我提醒亦萌爸爸:“尽量也不批评。”
亦萌爸爸点头,随后带他去做心理测评。果不其然,沙盘游戏显示亦萌有防御心理,内心焦虑,渴望理解沟通和外界的支持。
又过了半个月,亦萌爸爸过来了,孩子各方面都有明显好转,眼睛、嘴角不抽了,耸肩、抽腹、动胳膊都有改善,比以前坐得住,治疗效果出来了。
随后,南京遭遇新一轮疫情,我按照既定的诊疗流程,依据孩子的恢复情况定时给亦萌寄药,务求家长坚持监督孩子服药,帮助他调本巩固。
症状压制了不代表可以一劳永逸,还要巩固,最终实现根治。很多抽动症都伴随着孩子的情绪问题。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降低预期值,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多一些耐心和高质量陪伴,帮助孩子更快实现康复。
中国式父子关系,充满着迫切的爱,深沉而又纠结。孩子的成长绕不开父亲,但这份沉甸甸的期盼往往又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藩篱,让孩子慢慢对父亲敬而远之。爸爸们少一些“中国式父爱”,孩子成长中的遗憾也会少很多。(记者冷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