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2021世界运河古镇合作机制会议在扬州市江都区召开,来自国内外的运河古镇代表、运河文化专家以及致力于大运河文化发展的企业家等200余人,以现场交流和视频连线方式畅谈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就运河古镇的可持续发展探讨交流。会上还通过了《深化世界运河古镇合作机制倡议》。
扬州是中国大运河原点城市,第一条人工运河遗存——古邗沟就在其境内的竹西街道。因历史遗存众多、文化底蕴丰厚,竹西街道在2014年成立之时,就定位为“沿运新城”,通过运河水系治理、运河景观提升、滨水公园提质及沿河文化的展示,致力于做好大运河文章。竹西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朱妍介绍,竹西街道不仅以区域内文化创意产业园为载体举办文创市集,引爆潮流热点,吸引年轻人目光,还打造“梦竹西”文体活动品牌,通过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使区域群众成为主动宣传运河文化的鲜活个体。
“千里运河我为北首,百里长街我是东端。”依水而建、伴水而兴的千年古村落——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榆林庄村,收藏着近300年来的历史文献资料100多份。该村党支部书记郝洪恩坦言,榆林庄村遵循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通过举办榆钱美食文化节系列活动以及与中国投资协会绿色发展中心签订战略框架协议等,致力将“中国运河第一庄”打造成大运河畔的生态村庄样板。
“运河古镇承载着漫长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亮丽的国家名片。”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詹永新在会上表示,通过羊角村,我们看到荷兰人民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从斯特拉斯堡独特的建筑风格,我们了解到法、德文明交汇碰撞产生的火花。大运河流经之处也孕育了许许多多的古镇,扬州邵伯镇作为大运河沿线遗产点最多的集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古镇都是世界了解中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一扇窗口。
如何让承载千年运河文化基因的古镇焕发新生?浙江南浔古镇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姚健认为,运河古镇需要有自己的定位,古镇不只是时空上历史文化记忆的传承,同样也是新时代城镇化的特殊样本。
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素有“天光水色、一望皆平”的美誉,京杭大运河自北向南在此穿境而过,将古镇一分为三,与东西向的太浦河交汇,形成四河汇集、四水共流的独特禀赋。平望独特的演变历程和肌理使得其呈现出新老建筑在一条老街上共生的景象。在古镇修缮、改造过程中,如何让新老建筑和谐共生又不杂糅凌乱?平望镇党委书记戴丹说,“平望镇最珍贵的是烟火气,其最本真生动呈现的是原住居民与游客的融合。我们注重保留历史的原真性,传承文化的延续性,也兼顾现代生活的舒适性、便利性。”
去年9月,以“大运河搬运工”为微信名的上海慧域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弘,组织8人团队驾车从北京出发,沿运河一路南下,途经天津、沧州、衡水、济宁、徐州、淮安、扬州、宁波,最终停在上海市青浦区,历经“十天十城”。每到一座城市,他们都会与当地文旅局进行探讨,寻找城市“边角料”空间进行微更新改造,打造“运河驿站”,以此吸引自驾游或房车旅客。他们的想法是把散落在运河沿线的古镇像珍珠一样串联起来,让“南方人一路向北,北方人一路向南”,将大运河包装成一个整体项目进行运营。张弘表示,大运河的保护和开发势必成为沿岸各地政府的一门“必修课”。下一步,他们打算挖掘每座城市的文化,用带状线路串联、整合从北向南数十座沿岸城市的文旅资源,如沿河旅游景区、特色小镇、农特产品、教育研学、体育赛事、康养基地、文创产品等。
“大运河古镇不应只有灿烂的历史,还应有‘诗与远方’。”詹永新呼吁,世界运河古镇之间加强合作、相互借鉴、共谋发展。利用好世界运河古镇合作机制这一有效平台,在运河古镇的保护、运河环境治理、运河文化遗产传承、旅游产业开发等方面充分交流经验,加强合作,共同探索世界运河古镇的可持续发展,继续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运河世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