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前,一场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史诗,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镌刻在神州大地上。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
85年后的今天,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重要的策划者和指挥者、一代伟人、开国总理——周恩来的家乡,一场“青春长征路,我辈再启程”党史学习教育研学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2021年5月9日,在淮安市范集中学和周恩来精神研学基地的共同组织下,范集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按班级分为11支队伍,分别代表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的11个军团,从范集中学出发,在淮安市体育中心到周恩来精神研学基地的11公里大道上,进行了两个小时的模拟长征之旅。11个军团经历了日晒、高温和饥饿的三重考验,最终胜利会师,抵达本次长征之旅的终点——周恩来精神研学基地。
一路上,同学们穿着红军服,在工农红军军旗、校旗、研学领旗的指引下,在基地的研学导师和志愿者的带领下,迈着整齐的步伐、唱着嘹亮的军歌向着周恩来精神研学基地前进。
为真实还原红军长征场景,“战士们”手持红军时期使用的各式“武器装备”,重演了红军行军、对敌作战的场景,还学习了伤员包扎和障碍穿越等实用单兵技术,在实践中深刻感受红军长征时的艰苦卓绝,及敢于战斗、不怕牺牲、团结协作的革命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范集中学的师生们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一鼓作气走到目的地,放弃了所有歇息的机会,同学们相互鼓励,互相扶持。正如高一七班赵柏然同学接受采访时所说:“如果是我一个人来走完今天这段路程,我可能走个两三公里就走不动了,但是当有同学、战友和我一起并肩战斗的时候,我觉得此刻掉队就是一种耻辱。别人都能坚持,为什么我不可以,绝对不能因为一个人拖垮整个团队的士气,长征给了我力量,也给了我信仰。”
在看见基地那一刻,同学们欢呼雀跃,所有人都奔跑起来。那一刻,红旗迎风飘扬,胜利会师的欢呼声响彻云霄,仿佛85年前会宁会师时的场景再现。
同学们在基地电影院观看了《长征》纪录片,深度的体验带来深刻的探究欲,偌大的教室鸦雀无声。他们于此刻真正理解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当下生活的不易;理解了毛主席那首著名的七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中午,范集中学的师生们体验了基地为大家特地准备的忆苦思甜红军餐——红米饭、蒸红薯、蒸茄子、南瓜汤、玉米棒子。这些平时食之无味的粗茶淡饭此刻格外香甜,几乎所有的餐盘一粒不剩。
下午,同学们在基地红色文化体验园学习了武器装备知识、模拟了南泥湾运粮、中国传统武术等拓展训练和国防教育活动,进一步了解了红军长征相关的历史背景和人文故事。同学们纷纷表示参加此次研学活动,是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学习成长经历,这种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长征精神将持久影响自己今后的学习生活。
活动接近尾声时,范集中学刘金龙校长表示:“举办本次活动,既是一次艰辛磨炼,也是一场学习之旅,通过深度体验,才能产生探究欲望,我想这就是研学的目的,也是此次‘青春长征路,我辈再启程’党史学习教育研学活动的意义。活动以最直接、最深度的军事体验,让学生感受当下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老一辈革命家创业的艰辛。在当代中学生中弘扬了以不惧艰难、勇于战斗、独立自主、自强不息、顾全大局为核心的长征精神和周恩来精神,对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协作能力、抗压能力有巨大的帮助,鼓励我校师生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位,明确身上肩负的历史使命,激励他们成长成才,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