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江苏 > 聚焦江苏
投稿

江苏十大举措为技能人才服务

2021-04-13 14:33:23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全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第三次联席会议暨工作推进会在南京召开。记者了解到,江苏省人社部门聚焦现代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队伍的需求,将推出十项接地气、有针对性的举措,为产业发展助力,为技能人才服务,涉及职业技能提升、技能人才评价改革、技能人才薪酬分配等。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徐苏宁

科学编制“十四五”技能人才发展规划。根据江苏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质量、结构等方面需求,编制全省“十四五”技能人才发展规划,整体谋划“十四五”期间技能人才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大工程、保障措施,特别是细化量化列入省级规划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技工院校提升行动、世界技能大赛夺金行动和江苏工匠培育工程等“三行动一工程”的具体目标举措。

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质量年活动。拓宽职业技能培训资金使用范围,高质量开展大规模、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以优质高效为目标,合理延长培训时长,合理确定提高培训补贴标准,着力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建10个省级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和20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组织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3.6万人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60万人次。

推进高水平技工教育发展。围绕江苏产业发展重点方向和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方向,编制江苏省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推行“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办学模式,鼓励技工院校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共建培训中心、实训中心、产品研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实现骨干教师和企业高技能人才双向交流、互派互聘。

优化再造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结合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点产业,聚焦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30个重点产业链,开展第四届全省百万技能人才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活动,统筹安排省级优质一类竞赛30项,举办竞赛练兵活动500余项,参赛练兵500万人次以上。做好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备战集训工作,组织开展全国行业大赛、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新职业大赛、乡村振兴大赛等江苏选拔赛。

建立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快速响应机制。着眼全省“企业急需、行业紧缺”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重点建设方向,以职业或工种为单位设立40个省级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重点建设项目,采取政府采购的方式,形成包括20个行业评价规范、20个题库在内的技术资源重点建设成果,同时,积极推动重点建设成果广泛应用于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职业技能竞赛,为产业工人提升技能提供服务。

深化推进技能人才评价改革。支持企业大力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修订《江苏省国(境)外职业技能比照认定实施办法》,加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推进力度,建立健全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将行业职业资格评价的技能人才纳入江苏技能人才统计和政策享受范畴,确保完成全年50万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将贯通领域扩大为工程、农业、工艺美术、文物博物、实验技术、艺术、体育、技工院校教师等职称系列。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取得经济、会计、统计、审计、翻译、出版、通信、计算机技术与软件等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

实施江苏工匠培育工程。修订江苏省技能大奖评选表彰办法,力争在数量上,由每两年评选表彰100名江苏工匠、10名江苏大工匠,调整为每两年评选表彰200名江苏工匠、20名江苏大工匠。在质量上,通过提高标准、规范程序、加强监管树立江苏工匠品牌。在范围上,从侧重于面向生产服务岗位一线工作的技能劳动者,扩大至科技创新、产品研发、信息技术等岗位的技能劳动者。

试点建设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园。省、市人社部门和试点地区共同发力,共建江苏(武进)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园,坚持改革创新,集聚资源要素,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政策,紧扣技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关键环节,打造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技能人才制度体系,壮大技能人才规模,完善技能人才结构,构建技能人才高地,助推现代产业发展。

落实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指导和服务,坚持按劳分配和按要素贡献参与分配,坚持职业发展设计与薪酬分配相配套,坚持统筹处理好工资分配关系,依托集体协商集体合同等制度载体,抓好宣传和培训,加强示范引领,推动企业建立健全符合技能人才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大力提高技能人才职业荣誉感和经济待遇。

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环境。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联系制度,组织走访慰问和优秀技术工人休疗养活动。积极选树江苏技能人才典型,广泛利用各类媒体宣传展示技能人才风采,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积极营造尊重人才、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江苏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