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住房舒适宜居,让乡村重现旖旎风光,才能激活乡村活力,推进城乡融合,缩小城乡生活品质差距。“十四五”期间,我省农业农村发展进入加速转型期,农村民生保障进入品质提升期。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深入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到2021年底,全面完成苏北地区3年30万户农房改善任务,新建100个左右特色田园乡村。
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推进
住上美观舒适的好房子、有完善的公共配套和较好的就业发展空间,是许多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到2021年底,全面完成苏北地区3年30万户农房改善任务;省政府工作报告连续3年将其列入民生实事;《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对如何加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
建湖县恒济镇建河村村民蔡金銮全家四代人去年春天搬入新居,新房是100多平方米的四室一厅一厨两卫,漂亮又舒适。房前一个小院子,成了老蔡一家的“微菜地”。这一块小小的菜地,被写入盐城《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指导意见》。该文件提出,尊重村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家前屋后空地种植的习惯,为居民在家前屋后或社区周边安排“微菜地”,满足农民自给自足需求,保持乡土绿化特色。
盐城市农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盐城作为苏北面积最大、人口第二的设区市,改善居住条件是农民群众最关切的诉求之一。该市因地制宜推进农房改善,制定差异化政策。东台主要是抓提升;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南高新区鼓励引导农民进城购房;大丰、亭湖、盐都以新老结合为主,新建为辅;射阳、建湖、阜宁根据群众意愿统筹把握;响水、滨海以新建为主……各县(市、区)根据不同地域的农房状况、经济实力、环境特点,形成各自的建设模式与方案。2018年9月以来,盐城市累计改善农民住房9.2万户,群众满意率达95.8%。
“在全省农房改善下一步的工作中,将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放在首要位置。”省住建厅村镇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将按照“十四五”规划绘就的蓝图,督促指导苏北地区完成3年改善30万户的目标任务,推动农房品质进一步提升、设施配套进一步完善、乡村风貌进一步彰显、农民就业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展、基层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回归乡村本源,唤醒乡愁记忆
在溧阳,特色田园乡村各具特色,礼诗圩村十里荷塘莲叶田田,杨家村茶园青翠良田万顷,南山后村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山水林田湖,让溧阳的乡村释放出别样的自然生态之美。
省委一号文件指出,从平原农区、丘陵山区、水网地区等自然禀赋出发,立足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优化乡村山水、田园、村落等空间要素,分类推进乡村建设,彰显乡村地域特色。
溧阳市城乡与住房建设局四级调研员韩金红,自2005年起便投入溧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据她介绍,溧阳在建设特色田园乡村时,立足村庄区域位置、历史文化、特色风貌和田园景色,留下村庄独有的时代印记和乡村故事,最大限度保留村落的传统肌理和风貌格局,用好老房子、保护老物件、营造老味道。比如,利用老房子打造农耕器具等老物件陈列馆,对年代久远的旧房老屋、古树名木、古桥古井等加以严格保护,合理利用废旧砖瓦、旧农具、旧器物等,还原乡土味、表达乡土情,唤起人们对乡愁的记忆。
自2017年以来,经过3年多的持续努力,我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已从试点示范阶段转入试点深化和面上创建阶段。省住建厅村镇处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全省已建成324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覆盖了93.4%的涉农县(市、区)。从点上创建延伸到区域建设,展现出富有活力的美好乡村模样,呈现出田园乡村与繁华都市交相辉映、美美与共、城乡融合的生动图景,在全国形成了有影响力的“品牌效应”。
宜居更要宜业,做实“后半篇”文章
省委一号文件指出,鼓励各地按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标准,重点依托规划发展村庄,改造和新建一批农村社区,增强公共服务功能和社区治理能力,同步谋划产业发展和农民就地就近就业,配套建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
在滨海县八巨镇前案新型农村社区内,新建成的农民住宅古色古香、错落有致。前案村党总支书记朱洪辉说,前案村里有一条河流穿过,新型农村社区就选择依河而建,利用河道、农田、树林、道路等构成村庄自然边界,实现了“水林田人居”和谐共生,颇受村民好评。
“我们意识到,光把房子建好还不够,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功能,让农村社区宜居宜业,是改善农民住房条件的一个新课题。”滨海县副县长侯德志说,滨海目前已经展开积极探索。
滨海县自2018年9月以来已建成45个新型农村社区。滨海县住建局副局长刘德灿介绍,新型农村社区配套齐全,党群服务中心、卫生室、警务室、健身娱乐场地等设施应有尽有,不仅为村民提供便民服务,也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新型农村社区周边均靠近民营创业园、农业产业园、生态旅游园等产业园区或配套1-2个特色产业,为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不用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进城入镇的农户可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就业、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一系列的政策红利。
省住建厅村镇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做实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省住建厅将指导各地结合“万企联万村 共走振兴路”行动,进一步推动适宜产业与农房改善项目融合发展;加强就业培训,提升农民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指导各地强化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着力构建和谐社区。